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除草剂。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乙草胺因具有除草活性高、应用范围广、对农作物安全、施药条件不苛刻、产品质量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旱田杂草的芽前防治,如除草剂乙草胺乳油,能被杂草幼芽与幼根吸收,抑制其蛋白质合成,使其死亡。1
基本信息
**结构式:**如右图。4
理化性质乙草胺纯品为淡黄色液体,原药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红色。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和光解。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
毒理资料毒性:按我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乙草胺属低毒除草剂。大白鼠急性经口LD50为2593毫克/千克。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5
安全防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及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的皮肤、头发、指甲等。2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
呼吸道吸入:使患者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予以吸氧等治疗。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2
消化道摄入:给误服者饮温水后催吐,或用生理盐水反复洗胃。2
预防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设备机械化和管道化、密闭化、自动化;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及时检修设备,严格操作规程,杜绝“跑、冒、滴、漏”现象。2
在运输、销售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规定。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睡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2
生产工人应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2
使用人员使用农药后要及时更换衣服,洗澡清洁皮肤。要妥善保管农药,做好废弃农药、容器的安全处理,避免儿童接触。2
人体防护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2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2
身体防护:穿透气型防毒服,戴乳胶手套。2
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在高温或燃烧时,建议应急救援人员戴全面罩自供式呼吸器,穿阻热防护服。小剂量泄漏时,将污染物集中,置于袋中移至安全场所洗消,再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2
主要用途乙草胺是酰胺类除草剂中活性最高的品种之一,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并可兼除部分鳄叶草。乙草胺单剂主要用于旱地,其复配制剂则大量而安全地在水田应用。乙草胺是在作物播种后杂草出土前使用的高效早田选择性芽前封闭除草剂,适合在大豆、玉米、花生、棉花、马铃薯、向日葵、油菜、芝麻、萝卜、甘蔗等农作物上使用,也可以在果园及其他豆科、十字花科、茄科、菊科和伞形科作物上使用,能防除一年生本科杂草及部分双子叶杂草。2
常用剂型90%禾耐斯乳油,50%、88%、90%乙草胺乳油,20%、4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6
防治对象可防除碑、马唐、狗尾草、看麦良、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马齿、艺、繁缕等小粒种子阚叶杂草也有较好防效,但对成株期杂草无效。6
作用机理乙草胺是选择性芽前处理除草剂,主要通过单子叶植物的胚芽鞘或双子叶植物的下胚轴吸收,吸收后向上传导,主要通过阻碍蛋白质合成而抑制细胞生长,使杂草幼芽、幼根生长停止,进而死亡。4
使用方法大豆田 :大豆播前或播后芽前,每亩用 90% 乙草胺乳油 0.05~0.07 升或 50%乙草胺乳油 0.1~0.15 升(南方地区);90% 乙草胺乳油 0.083 ~0.09 升或 50% 乙草胺乳油 0.15~0.2 升(东北、华北、西北有机质含量 6% 以下地区);90%乙草胺乳油 0.11 0.15 升或 50%乙草胺0.2~0.27 升(有机质含量6% 以上的东北区),每亩对水30~50千克,干旱可适当加大水量浅混土2-3厘米有利药效发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碑草等效果显著。由于乙草胺对双子叶杂草防效较差,乙草胺可与嗪草酮或豆磺隆等现场桶混或用43%乙·氯乳油每亩 186~248克或 20%乙·氯可湿性粉剂 20~40克。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防除单、双子叶杂草,对大豆安全。5
花生田:露地种植花生播后,苗前每亩用 50% 乙草胺乳油华北、华中地区 170~200 毫升,华南100~125 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雾,或地膜覆盖种植于播后苗前每亩用75~100毫升,加水30千克,均匀喷于土表后盖地膜,可防治花生地常见杂草马唐等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杂草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对花生安全。5
玉米田:玉米播后苗前用 50% 乙草胶乳油东北地区每亩 120-250 毫升,其他地区100-150毫升,地膜覆盖剂量降低到75~100毫升,喷液量 30~50 千克。土湿度适宜对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好。对防除阔叶杂草效果略低,可选用乙草胺与阿特拉津或嗪草酮混用,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5
油菜田:油菜移载前或移栽活棵后做土壤处理。每每亩用 50% 乙草胺乳油 75-100 毫升水 30千克,对牛繁缕、碎米芥、猪殃殃也有一定效果。对油菜安全。5
水稻田:插秧田(30天以上大田秧)插后3 ~ 5天,稗草出土前至1.5 叶前,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10 ~ 15毫升,拌细沙土均匀撒施,田间浅水层3 ~ 5厘米,保持5 ~ 7天,只补水不排,防除神草及某些阔叶草。通常采用乙草胺与磺酰脲类的苄嘧磺隆混剂如苄·乙混剂或苄·乙·甲混剂,杀草谱宽,一次性除草。5
注意事项1.杂草吸收乙草胺的部位主要是芽销和幼芽,因此必须掌握在杂草萌芽前,或幼芽期施药,才能获得好的防治效果。5
2.土壤墙情影响药效,干旱影响杂草吸收药剂。5
3.大豆苗期遇低温、多湿,田间长期溃水,乙草胺对大豆有抑制作用,症状为大豆叶皱缩,待大豆3片复叶后,可恢复正常生长,一般对产量无影响。5
4.水稻秋田、直播田,小苗、弱苗移栽田勿用乙草胺及乙草胺混剂。5
6.在玉米、甘蔗田使用,宜与阿特拉津、2,4-D丁酯混用。制剂不可与碱性物质相混。5
7.水稻、小麦、小米、韭菜、甜菜、西瓜、籽瓜、黄瓜、菠菜、葫芦科作物和高粱等对乙草胺较为敏感,施用时注意避开上述过敏作物。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侯传涛 - 副教授 - 青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