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农村妇女的心理误区有哪些?

智慧女性
原创
围绕农村女性关注的内容,不断完善内容建设,提高传播力度
收藏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说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缩小,但是很多农村女性依然存在着心理误区。而且这种心理误区可以说她们并不能够自我认识到。那么,农村妇女会存在着哪些常见的心理误区呢?

首先最直观的是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大多数农村女性认为身体健康就是心理健康。在他们看来,健康就是不生病、不打针、不吃药,其实不然。身体健康并不等于心理健康,而且两者是相互独立且相互依赖的,只有两者均具备,同时外加道德的完满状态,这三个层面同时存在时,这个人才算真正的健康。

其次,很多农村女性觉得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病。导致大多数农村女性对“心理问题”十分忌讳,避而不谈。其实,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而心理问题是每个人成长和生活工作中必然会出现的问题,只要及时解决恢复就可以恢复健康,并无大碍。而且一般的心理问题与精神病并没有必然内在的联系,而且也不会发展成精神病。

再有就是很多农村女性把心理问题看做思想问题,认为不需要治疗。这种误解是十分严重的错误。简单的心理问题不解决进而积累,长此以往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治疗起来也就会比较困难,所以说,心理问题是需要积极治疗的,而且对于心理问题首要任务是预防为主。

还有比较普遍存在于农村的误区现象就是觉得看心理医生丢人。由于环境和人们文化素质的原因,很多农村人觉得看心理医生是很难为情,丢人现眼的事情,会被人看笑话,这个原因也是因为心理咨询目前在农村尚未广泛推广所致。

最后一点误区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认知,就是觉得心理疾病并不是病。因为在农村,太多妇女只是重视身体健康,觉得身体有病可以大大方方的去看医生,而心理疾病并不是病,不需要看医生。其实这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农村女性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有的人已经患有心理疾病却浑然不知,久而久之,小病不治酿成大错。

因此,在农村,农村女性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时刻关注心理健康知识,让自己真正的做到与社会接轨。

审稿专家:黄立坤

作者:郑婷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