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文】秋收到,你妈再也不喊你回家掰玉米 ——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解读

智慧女性
原创
围绕农村女性关注的内容,不断完善内容建设,提高传播力度
收藏

每到秋天,你妈喊你回家掰玉米的段子总会在各种网络平台上热传,不仅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字帖,还有创意无限的搞笑歌曲、视频。但回家收玉米,确实不是份美差——早上出来冻的打颤,中午干活又热的直冒汗,脏累苦只有干过的人才知道。不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钻地里掰玉米这种事要成为休闲游体验项目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快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要通过建设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装备、品种、栽培及经营规模、信息化技术等集成配套,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如此,掰玉米何需用手!

在《农业部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有更为详实的描述。《意见》介绍,到2020年,力争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其中三大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编者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均达到80%以上,机械化植保防治、机械化秸秆处理和机械化烘干处理水平有大幅度提升。《意见》还提到,要在主要农作物的优势生产区域内,建设500个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在有条件的省份整省推进,率先基本实现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按照《意见》,不仅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农作物都要实现机械化耕种收。

现在,国内已经有不少地区的农民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李伟国在2018年2月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农业投入品行业形势分析会上介绍,我国小麦已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机械化也有了实质性进展。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150个县率先基本实现主要作物的生产机械化,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等多种大宗作物主产县。这些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0%、80%,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分别达到60%、80%、40%以上。

这里,要特别告诉大家,我们的国为了我们秋来不回家掰玉米,一直对农机购置实施补贴政策,并且农业部、财政部两部门对围绕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所需机具,集中、连续地予以补贴支持,有力地提升了主要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水平。2017年4月,《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农〔2017〕41号)规定,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可以在本专项的支出方向范围内统筹使用,并采取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资产折股量化、担保补助、设立基金等支持方式,具体由省级财政部门商农业主管部门确定,给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权。同年,农业部安排专项资金在27个省(区、市)140个县(市、区)布局建设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各省纷纷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大力推动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其中,江苏省、吉林省、浙江省、青岛市开展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省(市)推进行动。吉林省作出规划,财政每年安排2.2亿元农业机械化发展资金,按照“一乡一合作社”的布局,在全省30个粮食主产县的每个乡镇扶持建设一个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在非粮食主产县重点产粮乡镇逐步推进,到2020年,基本实现广大农民家庭粮食生产机械化。

作者:裴红军

编辑: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