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油炸加工专用型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目前,我国食品加工主要选用国外引进品种“大西洋”和“夏波蒂”等,这些品种虽然食用和加工品质很好,但适应性较差,不抗晚疫病,退化也较快,对水肥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高,给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带来一定难度。生产中要创造条件尽量提高原料薯的商品率和加工品质。根据我国10多年生产实践,要达到理想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应用先进栽培技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选用优种根据我国脱毒种薯现有质量状况,宜选用原种级脱毒种薯进行种植,以50~120克的壮龄块茎为好,最好用小整薯播种。要严把种薯质量关,在生长季节应对繁种田进行实地考察,确保选用放心种薯。优质种薯可以保证品种纯度,避免因种薯感染病毒率高和带真、细菌病原物引起病害蔓延扩散,发生原料薯变形、变小和产量降低等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播前认真用药剂处理种薯,消灭所带病菌。二、严格选地加工企业要求原料薯大小适中、整齐规则、表皮光洁、无病虫危害、无空心、无裂痕、无畸形和机械损伤,商品率高。一般各种缺陷薯的总量不超过10%~15%。只有如此,才可能提高加工产品产出率和质量,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否则废品多,效益低。而原料的商品率直接受土壤条件的影响。一般在高寒冷凉地区严格执行轮作制度,相邻地块为非茄科作物和不易受蚜虫危害的作物,选择地下害虫比较少、便于机械化耕作、排灌设施良好的地块,最好选择有机质含量高的沙壤土或轻质壤土,前茬收获后深耕40~50厘米。施用基肥时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并防止地下害虫侵食块茎。现在大多选用大型喷灌设施种植,生产效果比较好。三、合理密植按照产品质量要求和品种特性,炸薯片品种“大西洋”的种植密度比较大,一般每亩为4500~5000株,采用宽窄行种植,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播深10厘米。如果密度较稀,则块茎较大,容易出现“空心”,影响商品薯合格率。炸薯条品种“夏波蒂”可选用宽垄栽培,适当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亩密度为3200~3600株,行株距为70×30厘米,或行距85厘米,株距22~23厘米,播种深度10~15厘米,覆土8~12厘米。四、精细管理种植国外引进品种,其中耕、培土、施肥、浇水、防涝排渍、病虫防治等一系列农事操作标准都要高于国内一般水平,并按无公害标准生产。应增施肥料,重施有机肥,及时追肥补充养分。最好不使用地膜覆盖。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田间适宜的土壤湿度。要注意播前和苗期浇水,尤其是春旱伏旱严重的年份。现蕾至结薯期保证所需水肥的供给,避免造成块茎“空心”和发生二次生长,一般最少浇水2~3次,遇连雨天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花期过后要减少浇水量,以增加块茎干物质含量。为了增加大薯率,防止块茎见光变绿和遭受晚疫病侵害,应结合中耕分别在苗期、现蕾期进行培土,最终使垄高达到25厘米左右。及时预防和控制病害发生,重点是防治病毒性退化和晚疫病。应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防早治,防病不见病。现蕾开花期及时喷施杀菌剂预防晚疫病发生,及时拔除中心病株,用多种高效低残留杀菌剂每隔7~10天交替喷施一次,雨季应缩短喷药时间。“夏波蒂”的管理相对比“大西洋”要高要难要细致。五、适时收运适时收获是保证产品质量和贮藏安全的重要环节,收获不当容易引起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增加或发生腐烂。油炸加工型品种在完全成熟时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最低,此时薯皮已老化,收获贮运时不易受伤。但若收获过早,薯皮太嫩易受擦伤引起还原糖含量增加,而收获过晚,又容易遭受地下害虫和晚疫病危害,或受低温危害。一般在地上部枯黄时收获,或在收获前2周杀秧。收获时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65%,温度不能低于10℃。要减少机械损伤,轻拿轻放,防止内伤和擦伤,速装速运,避免光照,防雨防冻。在收获运输中要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防止腐烂。编辑: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