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良种荸荠“菲律宾大球茎”高产栽培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荸荠是我国特产水生果品,又名马蹄、墨莳、地栗,原产我国江南一带,系莎草科荸荠属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近几年来,我省祁东县过水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良种荸荠“菲律宾大球茎”试种,一般亩产3500公斤,高产丘块亩产4500公斤,亩产值可达105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关键技术介绍如下:品种选择 “菲律宾大球茎”主要以地下部分为生长重点,具有“钻犁底层”生长发育的特征,它适宜于耕作层较浅、质地疏松、肥力中等的砂性土壤栽培。该品种株型较紧凑,叶茎短挺上举,株高65~75厘米,全生育期210天左右,比当地品种长3天。叶茎粗壮,抗倒性强,球茎着生率高,个体大,单球25~30克左右,比当地品种单秋重10~12克以上。催芽育苗 “菲律宾大球茎”一般于4月上旬(清明节前后)开始催芽。催芽时应选择好苗床,在室外选一个背风向阳处做一个细砂温床,利用地膜低拱“高密度”催芽,荸荠集中排入温床后,顶芽会随着气温和膜内湿度的提高而迅速萌芽,当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时(约经20天),就移寄到土壤肥沃的水田育苗。应注意的是,地膜催芽遇上高温时要揭膜通风通气,寄芽前要进行多次揭膜炼苗。荸荠在秧田育苗期间,要实行浅水灌溉,并注意勤施提苗肥和发苗肥,亩施尿素2.5~3公斤,以促新芽早生快发。合理密植 荸荠的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以豆子秆、花生秆、厩肥或植物嫩绿茎叶在田中浸沤10~15天最佳。该荸荠一般在7月中下旬移栽为最佳时期。实验发现,每亩栽插3000蔸的产量最高,株行距为33×66厘米。肥水管理 施肥原则是: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具体施肥标准是:①厩肥(嫩肥茎叶)1500~2000公斤(或豆秆、花生秆800~1000公斤),45%司尔特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作基肥。②移栽后7~10天结合中耕除草追一次返青还苗肥,一般亩施尿素3~4公斤。③分蘖盛期(8月下旬)和结球茎期(9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分别追一次促苗肥和球茎膨大肥,亩施人畜粪250~500公斤。荸荠田管水的总原则是:前期浅水勤灌,中期干湿交替,后期脱水晒田。病虫害防治 荸荠的主要病虫害有荸荠秆枯病(荸荠瘟)、小球菌核病、纹枯病等和白禾螟(白螟)。防治秆枯病在移栽前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进行浸苗消毒处理;大田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克或50%托布津50克或苯甲丙环唑4克,对水60~70公斤喷雾,每10~15天喷施1次。白禾螟在以每年的7月中旬~9月中旬为发生最盛期,亩可用10%氰虫酰胺乳剂30克或24%噻呋酰胺悬浮剂20升或三唑酮50克回味井冈霉素15克,对水60~70公斤喷雾。贮种 作种的荸荠应在10月底至立冬前,即荸荠开始死苗时采收为最佳时期。从荸荠高产丘块中选取壮实、肥大性状一致,且充分老熟,顶芽无创伤的球茎做留种。贮种的种球茎选好并稍待晾干之后,即可进行贮种。编辑:马宇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