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要点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反季节蔬菜的栽培主要是通过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利用地区气候条件以及农业工程设施条件,来逐一解决反季节蔬菜种植问题。优化蔬菜生长环境,满足反季节蔬菜生长条件,从而生产出更加优质、高效、高产、纯天然的有机蔬菜。1   普遍性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要点1.1   保温设施在冬季寒冷天气情况下,需要对反季节蔬菜采取保护性或半保护性的措施,包括塑料小拱棚、电热温床、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运用保温措施可以在早春与晚秋时节供应新鲜的夏秋反季节蔬菜。1.2   地点选择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地要尽可能选择在阳光充足、气候温暖、处于平原或者海拔较低的丘陵地区,离水源近,最好有可以挡风的屏障,比如说高山屏障或建筑物隔档等,避免受到冷风的侵袭,土壤条件肥沃。1.3   品种选择反季节蔬菜品种要选择抗病性强、耐寒、早熟的品种。秋季延后的反季节蔬菜品种还要选择耐热性强的,比如津优1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丰茄1号、丰茄2号以及美国西芹等。1.4   大棚蔬菜保温防寒栽培技术要点1.4.1   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钵一般是由黑色塑料制成,在白天可以吸热,晚上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将塑料质的营养钵在阳畦上培育菜苗,当外界温度为10 ℃左右时,畦内温度控制在16~17 ℃为佳,营养钵内的温度应该达到20 ℃左右。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蔬菜幼苗就可以自然生长,避免冻害的侵袭。1.4.2   热性营养土配置热性营养土主要成分包括鸡粪与牛粪,因为鸡粪属于热性粪肥,牛粪属于透气性粪肥,黏液非常丰富。将鸡粪与牛粪腐熟后,分别放入20%的分量,加入60%的细土,搭配出来的营养土可以具备良好的吸热、生热作用,使得蔬菜秧苗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态与土壤环境,确保生长出更为发达的根系,促进根系吸收,提高植株耐冻力。1.4.3   用生根素灌根在分苗时,生根素主要成分有磷、钙、锌等营养元素。磷影响着根系的数目;钙影响着根系的粗细;锌影响着根系的长度与生长速度。通过用生根素对植株进行灌溉,根系可以持续增长70%,深根也会持续增加25%,使得根系的吸收能力与发达能力变强,避免了因为缺水、缺营养素等原因造成抗寒性差,继而冻伤秧苗。1.4.4   保证足够水分的供应水分相比空气而言,含热量更高,而且散热速度慢,因此对于大棚蔬菜的种植需要保证足够水分的供应,可以起到保温防冻害的作用。由于耕作层的裂缝与孔隙较为紧密,而且根系扎实、土壤恒温,因此在20 ℃左右的温度下浇足水,可以使根系不受冻害的侵袭。1.4.5   中耕保温由于地面板结,会使得白天热气难以到达耕作层,造成土壤内所储存的热量较少。再加上地面板结会使土壤表面裂缝变大变深,团粒结构性变差,导致前半夜土壤容易散热,后半夜室温过低,直接冻伤秧苗。因此栽培技术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中耕,这样不仅能够避免地下水蒸腾而使热能散发,还可以起到保温、保持土壤湿度以及保苗防寒等作用。1.4.6   喷营养素抵御寒冷重庆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 ℃,光照较弱、气温偏低,蔬菜秧苗根系吸收能力偏低。因此对秧苗的叶面上喷洒光合微肥,可以提高根系的吸收能力,防止出现缺营养素的情况;对叶面喷洒米醋,可以防止病虫侵害;对叶面喷洒过磷酸钙与白糖混合液,可以使叶肉的硬度与含糖量增加,抵御抗寒性。当叶面遭受冻害侵袭后,会呈现碱性萎缩,此时需要喷洒100~300倍液的米醋来减轻冻害程度。不得使用生长类的激素增强植株的抗寒性。1.4.7   晴天放风炼苗冬季,一天中最高的气温在中午。因此需要在晴天时,当棚内温度达到32 ℃左右时,反复放风,缩小室内外的温差,让植株逐渐适应外界环境,从而得以健壮生长。防止一日猛长、十日受寒的情况发生。1.4.8   二氧化碳供给氮和碳能够起到增产的作用,其比例为1:1,而作物对氮与碳的需求比例为1:30。现在很多种植户都越来越重视氮所具备的增产作用,却对碳的增产效果不够了解与重视。大棚蔬菜之所以容易在冬季徒长黄化,是由于晴天时作物可以将夜间的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呼吸分解成二氧化碳,但白天12 h以后作物就会进入缺碳状态。因此在气温较高时,建议反复开合棚膜,使室外的二氧化碳得以进入,由此来提高作物的产量与抗性。1.4.9   及时盖苫白天大棚主要负责吸热储温,晚上则负责释放热量,达总热量的60%左右。而土壤吸热的热量占到释放热量总量的20%~30%,空间存储热量达到20%~30%。盖苫后1 h内,根据当天的气温,将室温控制到18 ℃左右即可。如果>18 ℃,则需要晚些盖苫;如果<18 ℃,则需要尽早盖苫。盖苫材料一般选用稻草,因为稻草比蒲草的导热率要低,而且防寒护围性能好。另外稻草苫的质地较为软密,能够降低传导失热率,使夜间室内温度可以增加2~3 ℃左右。1.4.10   盖多层膜在大棚内育苗,需要在1 m高处搭建一个小拱棚,夜间在大棚内20 cm或者小拱棚外面加盖一层薄膜,可以在不加温的环境下也能够培育多种蔬菜秧苗;此外还可以选用紫光膜。紫光膜可以吸收紫外线,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促进养分积累。 2   反季节蔬菜病害防治2.1   反季节瓜类蔬菜病害防治2.1.1   选用合适的品种比如黄瓜,在早春提前时,种植抗病性强、耐低温弱光的品种,例如津优1号、津春4号等;而秋季延后时应当选用耐湿耐热的品种,例如中农1101、中农2、4号、津春4号、津研2、7号等。2.1.2   施用堆肥或有机肥堆肥或有机肥一般由酵素菌制成,以此来防止土壤传染的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等。对于霜霉病初期,需要用喷雾法、烟雾法以及粉尘法,选用69%安克锰锌或者72%的克露液;对于灰霉病的防治需要喷洒50%的扑海因与速克灵;对于细菌性斑病需要采用喷洒绿得宝、避雨栽培、喷洒可杀得、加瑞农等分散剂来防治。2.2   反季节茄果类蔬菜病害防治对于番茄、辣椒以及茄子等蔬菜进行反季节栽培,也要考虑两种情况:春提前与秋延后。如果在全年气温最低的时候育苗,那么植株受冻害的概率加大,地温、棚温无法达到蔬菜秧苗的生长条件,因此会处于不生长状态,长期会产生较多的病害,比如说菌核病、猝倒病以及灰霉病。2.2.1   科学选择播种期与品种对于茄果类反季节蔬菜不仅需要抢早,还要考虑茄果类蔬菜对于地温与棚温的耐受力,才能发挥整体栽培优势。要注意选择耐低温以及弱光的品种,如苏椒5号、庆椒2、3号、毛粉802、佳粉15号、苏抗7号等。2.2.2   番茄与辣椒疫病防治要采用高垄栽培、覆盖稻草与麦秸法,以及采用避雨栽培或遮阳网。进入雨季后,需要及时喷洒300倍液或浇灌30%的绿得宝悬浮剂以及克露。在抗药性地区,可以采用1 000倍液、69%的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2.2.3   灰霉病防治带药蘸花,预防灰霉病等病菌,以免危害果实,必要时需要采用喷雾法或烟雾法。对速克灵等抗药性较强的地区,需要用50%的多酶灵或65%的甲酶灵。进入雨季以后需要用农药药剂进行防治,主要有大富丹、代森锰锌、百菌清、大生等杀菌剂,预防效果较好。2.2.4   病虫害防治茄果类蔬菜还会发生蚜虫、白粉虱、茶黄螨、斑潜蝇等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技术能够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白粉虱的天敌是丽蚜小蜂,可以投放1 000~3 000头/ 667 m2;对茶黄螨就可以喷洒20%的浏阳霉素1 500倍液、15%的哒螨酮乳油2 500倍液以及15%的蚍虫啉溶液1 000倍液加以防治。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实际上是对自然资源合理有效的利用,使之可以得到有效的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反季节蔬菜的栽培已经成为最有活力的新兴农业,是集都市化农业、集约化农业、三高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农业为一体的新型产业项目。编辑:韩风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李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