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山西省晋中市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配套技术措施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针对晋中市的生态条件和小麦种植状况,从选用优种、合理播量、化学除草、防病治虫、搞好“一喷三防”等方面介绍了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以及相应的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可供示范推广。1 选用优种选用抗旱、抗病、抗倒性能好的高产优质品种。如:晋麦79号、临丰3号、长6878、长6359、运旱22—33、晋麦92等。2 合理播量适宜的播量是形成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分蘖特性来确立播量。一般在晋城市适宜播种期为秋分节(9月23日),播量为8~10 kg/0.067 hm²,之后每推迟2 d增加0.5 kg播量。3 化学除草采用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不便于人工中耕除草,对田间杂草要进行化学防治。适宜时间,一是在秋天,小麦长至三叶期之后进行;二是在小麦返青后拔节前,在日平均气温5℃以上的晴天进行。拔节后禁止化学除草。4 防病治虫在越冬前和翌年的春季,如发现锈病、白粉病要及时进行防治。红蜘蛛是春季危害小麦生长的主要害虫,严重时,可造成小麦返青迟或返青困难。因此,当33 cm行长红蜘蛛达到200头时,要及时进行防治。5 搞好“一喷三防”在小麦灌浆期,为防治“干热风、穗蚜、倒伏”,可将防治穗蚜的农药、“活力久久”叶面肥或磷酸二氢钾和水,按一定的比例配置成药液,均匀喷洒在小麦穗部,可有效防治。 编辑:丁琳审核专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