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大棚无公害菜瓜栽培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菜瓜是葫芦科黄瓜属甜瓜种的一个变种。它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抗热耐湿,适应性强,管理简单,为夏秋的重要果菜。菜瓜以生食为主,爽脆多汁,消暑解渴,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几年,青县水立方式大棚早春菜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面积达到2万多亩,亩产7500公斤以上,亩效益3万元以上。一、特征特性菜瓜生长势较强。根系发达。茎蔓性、有棱、分枝性强。叶五角心脏形、深绿色、叶面较皱。多雌、雄同株异花,侧蔓、孙蔓多生雌花。果实长圆筒形,果面光滑,多有棱,长20-30厘米,单果重0.3-0.7千克,果皮绿白或有绿斑纹。果肉白或浅绿色,味淡。成熟后有香气,但无甜味,含糖量低。菜瓜喜温暖,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适温28-30℃;植株生长发育适温为25-30℃,13℃以下受抑制。地温14℃以下根系生长停滞。耐热性、耐湿性、抗病性较强。二、品种选择及种植时间本地主栽品种是八棱脆。生长势强,主蔓结瓜能力强,坐瓜早,瓜码密,产量高;质地脆嫩,商品性好。在青县水立方式春秋大棚的设施种植下,采用多膜覆盖栽培,1月下旬至2月中旬日光温室穴盘育苗,2月底至3月初定植,4月上旬始收,7月中旬后根据瓜秧长势和菜瓜价格,适时拉秧,准备下茬。三、育苗采用32或50孔穴盘在高效日光温室或加温温室育苗。1、基质配比:草炭与蛭石体积比2:1,混匀拌湿。加水量一般使基质轻握不出水,松开不散坨最好。2、整畦摆盘:南北走向做畦,1.2米宽。摆好装满压实基质的苗盘。3、种子处理:A:播种前把选好的种子置于阳光下晾晒2天,可促进种子发芽整齐。B:把种子浸入55℃(二开一凉)的水中,边浸边搅动30分钟左右,冷却后再浸种4小时,将种子捞出,淋干水分后,进行催芽。4、催芽:浸种后的种子,用干洁的湿布包好,在28-30℃下催芽48h,即可发芽。8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5、播种:播种前,向摆好的苗盘用喷壶洒少许水,使苗盘基质润湿。而后用直径2cm木棍,在每个孔穴中心点1.5-2cm的小坑,把种子平放在坑内,芽尖朝下,覆2cm左右蛭石。6、出苗前管理:播种后,在床面上铺一层地膜,再搭小拱棚保温。保持地温在25-28℃,3-5天即可出苗。7、出苗后管理:有少许子叶出土时,撤去地膜。待出苗整齐后,降低温度,白天温度22-28℃,夜温13-15℃,防止秧苗徒长。整个过程中主要靠开温室顶风口和火炉封盖来调节温度。需要注意的是放风口应由小到大逐渐拉开,同时还应注意风向,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苗上造成“闪苗”。一旦出现“闪苗”,应立即合缝,待苗情好转后再逐渐拉开。另外,如果遇上阴雨天,白天温度较低,夜间温度也应该相应地降低,保持5-6℃的昼夜温差,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关注天气预报,留意冷空气,及时做好防御措施。浇水方面要掌握“干湿交替、浇水浇透”的原则。空气湿度保持在70%以下。苗期一般不施肥,如秧苗出现小、黄、暗绿等缺肥现象,可叶面喷施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或氨基酸类的叶面肥。生产中一般采用南北方向“倒盘”来控制秧苗徒长和使秧苗保持整齐一致。定植前5天适当控水,提高幼苗对定植地的适应性。8、炼苗:定植前5-7天,降低苗床温度,白天20-25℃,晚上8-l3℃,进行秧苗低温锻炼,提高其适应性,保证定植后的成活率。9、优质壮苗:三叶一心,子叶完好。茎粗壮,叶肥厚,色浓绿。苗龄25-30天,最长不要超过35天。10、带药定植:定植前一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 四、定植1、前茬:不宜与瓜类连作。2、扣棚:定植前20天左右扣好大棚膜,以提高地温。定植期以地温稳定在15℃以上为准。3、整地施基肥:冬前要深翻晒地冻垡,扣膜后,按畦间隔100cm开沟,肥料以沟施为主,亩施农家肥5000kg以上,硫酸钾30kg,磷酸二铵30-50kg,欧神钙镁硼锌铁2 kg,枯草芽孢杆菌1 kg。4、定植时期与方法:选择“晴头寒尾”晴天上午定植,沟内浇小水,按株行距“座水栽苗”,水渗后,拥土封沟,形成10cm的小垄。按照“深栽茄子浅栽瓜”的常识,栽瓜一定要浅,不要将土埋过子叶。亩栽2200-2400株,同时棚内悬挂二、三层幕增加保温能力。五、缓苗期管理定植后及时浇缓苗水,地温较低,需立即闷棚7天,即使短时气温超过35℃也不放风,以尽快提高地温促进缓苗。当锄头刚能下地时,由远及近,由深及浅,中耕锄划2-3次,提高地温。结合中耕进行培垄,形成15cm的小高垄。然后覆盖地膜。六、定植后管理1、温度管理: 缓苗后,通过加大通风,逐渐降温,营养生长期白天保持25-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23-25℃;开花期白天27-30℃,夜间15-18℃,地温23-25℃;坐瓜后适当提高温度,白天28-32℃,夜间15℃。在早春栽培中,生长前期,外界温度较低,应减少通风,注意保温。生长后期,外界气温逐渐升高,应注意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防止高温造成灼伤。待外界夜间气温稳定在l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2、肥水管理:开花坐瓜前,尽量不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植株生长发育,或引起徒长。如土壤干旱,可酌情浇1-2次小水,促进根系及瓜蔓生长。开花期尽量不浇水,以免造成落花。幼瓜坐住后,为促进果实发育,及时浇大水。结合浇水每亩追硝酸钾10-15kg,以壮秧促瓜。4月中旬后菜瓜进入结瓜旺盛期,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隔水带肥,每次每667m2追施尿素3kg、硫酸钾5kg,或硝酸钾10-15kg。此期应适当多浇水,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一般7-10天浇1次水。3、光照管理:菜瓜生长期需要较强的光照,应经常清扫塑料薄膜。如温度适宜应及时撤去大棚二三层幕,增加透光量。4、整枝吊蔓:采用单干整枝方式,吊蔓栽培。棚内每蔓1条吊绳,上边固定在架丝上。下端用小木棍固定在瓜秧根部,当瓜秧30cm高时及时吊蔓,蔓每长长25cm左右,及时人工绑蔓或绕蔓1次。结瓜前期要及时摘除子蔓,清除畸形瓜和病瓜,减少营养消耗。中后期及时摘除下部黄叶、老叶,增强通风与光照。七 、病虫害防治贯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针对不同时期、温湿度条件和不同病害采取农业栽培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方法,改善和优化大棚生态环境,及早确定病虫害,抓住病虫发生初期对症用药,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交替使用不同类别的无公害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物理防治:在大棚通风口用30目防虫网密封,阻止害虫迁入。每亩挂30块30cm×20cm诱虫板,诱杀白粉虱。生态防治:白天控制温度27-30℃,夜间控制温度15-18℃,禁止大水漫灌,相对湿度控制在85%以下,尽量要使叶片不结露,减少结露时间。化学防治;蚜虫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或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美洲斑潜蝇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防治,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霜霉病用60%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交替喷施。细菌性角斑病用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液,或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灰霉病用50%腐霉利1000倍液,或62.5%甲硫·乙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八 采收菜瓜是供人们生食的新鲜果品,应及时采收,减轻植株负担,并确保菜瓜品质,促进后期植株生长和果实膨大。菜瓜皮薄易碰伤,采收和销售过程都要注意轻拿轻放。采摘时用剪刀,最好在上午露水稍干后下田采收,避免在烈日下暴晒。要求在1-2天内销售,以保持新鲜和品质。编辑:刘佳欣审核专家:山西省阳曲县蔬菜办温变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