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观音莲的养护常识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一、养花心经

1、土壤

盆栽宜用疏松、排水通气良好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一般可用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为基质。

2、温度

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生长环境。生长适温为20℃~30℃,越冬温度为15℃。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如果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温。观音不耐热,5月以后植株生长逐渐停止进入夏季休眠期。

2、光照

喜半阴,切忌强光暴晒。生长除6~9月份要遮阴外,其他时间应给予半日照为宜,若放室内观赏,则宜放在朝南的窗附近。在这种阴环境下,叶色鲜嫩而富有光泽。

3、水分、湿度

观音莲喜湿润,4~9月为其生长旺盛期,此时要求土壤湿润及空气湿度较高,要给予充足的水分。尤其夏季高温期,叶片水分蒸发量大,需水量更多,须经常向叶面喷水,同时

保持环境湿润,但必须避免盆中积水。秋季气温低于15℃时,须尽量减少浇水量,将其置于温暖、无风的干燥地方,保持盆土适当干燥以利安全越冬。

二、护花常识

1、施肥

在生长旺盛期可根据观音莲生长情况,每月施1~2次稀薄液肥,或低氨、高磷钾的复合肥。施肥时不能将肥水溅到叶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气晴朗的早上或傍晚进行,当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浇1次透水,以冲淡土壤中残留的肥液。

2、修剪

需要适时进行修剪,及时除去发黄叶片及残叶。

3、换盆

换盆一般在春季进行,将花盆里的观音莲连根带土放到较大的盆里,然后用新的花土填实即可。

4、繁殖

观音莲主要进行分株繁殖。一般于每年春夏气温较高时,将地下块茎分蘖生长茂密的植株沿块茎分离处分割,使每部分都有2~3株,然后分别上盆种植。分株时尽量少伤根,同时,上盆后宜置于阴湿环境下,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并注意叶面喷雾,以利新植株恢复生长。

5、越冬

冬季夜间温度不低于5℃,白天在15℃以上时,植株能继续生长,可正常浇水,并适当施肥。如果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也能耐0℃的低温。当寒流侵袭,盆栽应移至温暖避风处越冬,减少灌水,停止施肥。

6、病虫害

主要有炭疽病、赤斑病、蜗牛和夜蛾等。炭疽病和赤斑病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65%代森锌600倍液喷施防治。蜗牛和夜蛾可喷敌百虫和用谷糠配制的毒饵进行诱杀。

编辑:石慧芳

审核专家:太原市晋祠公园高级园林工程师 谷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