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潍水之战,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宁夏搭搭乐乐
发布青少年科技创新资讯
收藏

历下之战,拉开了韩信灭齐国的序幕,随后汉军迅雷不及掩耳出兵齐国都城临淄。

齐王田广、齐相田横惊慌失措,喝令左右将汉国说客郦食其提起,烹杀之。

齐王既烹郦食其,斥候报汉兵先锋已到。韩信过历城不攻,率军直扑临淄。左丞相曹参和御史大夫灌婴重掌兵权,蒲将军和蔡寅黯然交出兵符,刘邦亲信与韩信所属将领已然对立,只是战时大家还要一起面对强敌。

【齐军放弃临淄】

齐军仍然执行分兵战术,齐王去胶东郡高密(今山东高密),齐相田横去济北郡博阳(今山东泰安),守相田光走济北郡城阳(即莒城,今山东莒县),将军田既军去胶东郡即墨(今山东平度)。

这四人都是田氏宗族,他们倒是跑了,齐王田广与齐相田横将军卢罢师率两万多人阻击韩信军。齐国卢氏,是姜姓吕尚(姜子牙)之后,公子高封在卢地,后代改称卢氏。齐国经历过田氏代齐的过程,妫姓田氏取代了姜姓吕氏,齐国的卢氏(吕氏分支)与田氏某种意义上算是死敌。卢氏在齐国势力不小,卢罢师与卢卿两位将军就是当中的佼佼者,他们与田氏的历史矛盾根本就是无解的。

卢罢师果然人如其名,罢师了。如果齐王田广或齐相田横率军阻击,然后指挥诸将撤兵,肯定可以服众。但这些田氏宗族,只顾自己保留实力,忽略了帐下这些大将同样需要保存实力。

卢罢师向韩信提出的条件是,投降可以,但要独立成军。日后可以帮汉军打西楚军,但绝不攻击齐军。这种要求韩信全盘接收,他六万人也不可能管得了两万多降卒,让对方独立成军是最省力的方式。当初章邯投降,项羽就解除秦军武装,并由诸侯军分别看管。事实证明这个方式极其消耗人力,项羽拖了五个月才入关中,如果不坑杀二十万降卒,就要拖到第二年才能入关中了。

韩信招降卢罢师,没有进入临淄城。

韩信闻齐王在高密,遂遣将守住临淄,自领大军追之。

韩信军陷入到齐国的战争泥潭,他面对的形势,比以前项羽面对的更恶劣。项羽每次北上齐国,兵力都在二十多万,整体上与齐国不相上下,但局部优势巨大。

韩信军只有六万,兵力远不如项羽。韩信是楚人,麾下却多是赵、西魏、代、秦的降卒,凝聚力也不行。而且刘邦亲信与各国降将之间,为争夺兵权,矛盾也逐渐公开化。

韩信不能分兵,果断放弃临淄,东进高密城下。韩信如此兵行险着,一旦进攻不利,临淄的卢罢师是随时会反水,与齐军夹击汉军的。

【潍水之战,韩信破龙且】

韩信军渡过高密以西的潍水,项羽所派的军队也抵达高密以南。韩信在历城之下攻击齐军后,项羽得知消息,立即以项他为主将,龙且为副将,率兵十二万,号称二十万,开往齐国。

这支楚军分为两部分,项它率领八万人马从东郡南下砀郡,会合龙且的四万人马,东走泗水、沂水北上。

韩信袭击历城齐军大营,汉军被迫与齐楚两面开战,项羽看到了渔翁得利的机会。

项羽和齐军打了几年,多次击败对手,屠城无数,还杀了齐王田荣。然而齐人的韧劲很强,明明打散了,很快又卷土重来。韩信的兵力远不如项羽,兵员质量和战备物资更无法相提并论,在项羽看来,韩信危若朝露。

如果齐军灭掉远道而来的韩信军,从大局来说对刘邦是一个重创,韩信军中也有不少刘邦心腹,比如曹参、灌婴等。项羽如此兴师动众,有一个最低战略目标和终极目标。

西楚最低战略目标,是夺回琅琊郡。不然西楚霸王连自己封地都保不住,那可是颜面扫地。

如果西楚军顺利夺回琅琊郡,那时齐国战区将会有三方对峙的局面。韩信在历城附近,兵少将寡,一个楚军统帅带领一帮赵魏代秦的降卒在齐国作战,可想而知处境会有多艰难。齐军则西北有汉军,东南有西楚军,两面作战,同样不利。西楚军则背靠琅琊郡、东海郡、薛郡,进可攻退可守,足可一步步蚕食齐国领土,最终吃掉齐国。到时西楚坐拥齐国渔盐之利,以齐楚魏韩之疆土,天下谁与争锋。

项它与龙且军开拔到彭城,取得粮草辎重,得知韩信正进攻临淄,便立即率军北上。项它与龙且担心韩信遭到齐军围剿,西楚军原本想趁火打劫,等赶到火却扑灭了。

项它与龙且率军马不停蹄赶到莒都,齐国守相田光则刚率军进城一天。田广派使臣与西楚军交涉,却不肯出城会盟。当年楚国将军淖[zhuō]齿来到莒都,齐湣王拜为齐相,并出城到楚军营中犒劳,反而被淖齿击杀。历史犹在眼前,田光自然不信任楚军,闭门不纳。

西楚军统帅项它与龙且产生分歧,项它还是想执行最初的战略,趁机夺回琅琊郡。龙且却认为战场形势已天翻地覆,和此前预估的相差万里。如果损兵折将围攻莒城,极有可能迫使部分齐军投到韩信麾下,到时候西楚军就要面临汉军与齐军夹击了。

一年多前,项它与龙且合作进入西魏国,准备挟持西魏军一起攻击关中。当韩信率军出现在河西时,项它担心龙且损耗兵力,竟没让其进入西魏国河东。那一战韩信灭了西魏国,项它率军全身而退。

这次项它与龙且再次合作,即使打莒城,也是龙且主攻,项它军在后面捡战利品。既然龙且不想打,项它也只好跟在后面,北进齐王田广所在的高密。

西楚军来到高密,得知韩信居然在不远处的潍水西岸安营。龙且立即判断,原来趁乱取齐国的战略要彻底放弃,改成联合齐国攻击韩信,否则齐楚都会被汉国灭掉。

项它派人和齐王田广进行谈判,进展出奇顺利。齐王田广许诺,只要西楚军灭掉这支汉军,齐国就把琅琊郡割给西楚。

为了取信项它,齐王田广打开南城门,撤走守军,允许西楚军派兵五千入城,镇守高密南城墙。若西楚军灭了汉军,日后齐王不兑现承诺,项它的十余万大军会开进高密城,名正言顺处置齐王。

项它率军七万五千驻扎在高密城南,五千守高密南门。项它把与齐王结盟的消息告知龙且,令其率本部四万人马与高密城西的汉军决战,务必一战歼灭汉军。

龙且见项它终于听从自己改变战略,心情阴晴不定,晴是因为项它终于肯听他与齐国结盟。阴则是自己这四万人马,只有一举击败韩信,项它才有可能派兵来增援。

为了鼓舞士气,龙且对麾下将领夸口道:“吾深知韩信为人,少时贫困无以为生,寄食于漂母,受人胯下之辱,何足畏惧?齐国一半之地,已是我等囊中之物。”

龙且没得选择,只能找韩信军决战。西楚军与汉军,在潍水以东列阵。

韩信和龙且是旧相识,双方来到阵前。韩信骑马越众而出,与龙且答话。

龙且朗声喊道:“汝原是楚臣,背楚降汉,作威作福,竟敢抗拒西楚天兵,快下马投降,免汝一死!”

韩信冷哼一声,朗声道:“汝来送死,尚且不知,怎敢摇唇鼓舌?”

双方根本无好话可谈,龙且挥兵进战,韩信率众抵敌,两下交锋片刻,韩信诈作大败,拨马而走。

龙且挥师掩杀,遥望韩信退到对岸,便匹马当先,引着楚军,扛着拒马、断木等涉水而过。

亚将周兰拍马赶到龙且马前,疑惑道:”潍水乃长流大河,今却无水,此怪事也?”

龙且强装笑道:“河水随旱涝而为多寡,当此隆冬之时,河水干涸。齐王已将汉军部署告知,韩信要打半渡而击,我们陪他玩玩。”

潍水最深处也只到小腿,大部分河床干涸,西楚军紧跟汉军渡河。

龙且过河后立即组织人手,一面杀敌,一面抢滩构筑木石工事。西楚将士都知道,渡河最怕半渡而击,尤其怕对方用骑兵冲击。所以龙且登岸,并不急于前进,而是筑防御工事。

忽然汉军后面升起三柱狼烟,十几里外清晰可见。韩信早令曹参、灌婴各引步骑精锐,在河岸芦苇中伏定,此时一左一右杀了出来,韩信军也反身杀了过来。

龙且却气定神闲,韩信啊韩信,你就这点本事,打个半渡而击。西楚军已经渡河近万人,前方对方数十个拒马,几千根断木障碍,汉军骑兵果然冲不进来。双方一阵雷声大雨点小的互射,伤亡都不大,西楚军渡河数已过万,只等全数过河,便要再度发起冲击。

谁知韩信令将军傅宽率军五千,在潍水上游十几里处河面窄处,用装满沙土的布囊万余个,将水堵住。傅宽见狼烟升起,急令兵士将沙囊尽数拔起,但见河水汹涌,争流而下。波翻洪浪,疾如箭发,霎时就到。

傅宽在上流头,远望楚军渡水,此时楚兵大队立在东岸,正待陆续渡河,忽闻上流水响,蓦然一望,河水陡长数尺,河中兵士不及提防,猛被水势一冲,立脚不住,已有数千人随波逐流而去。

其实齐军的骑哨,早就探知汉军在潍水上游十几里堵住河道,肯定是要在西楚军渡河时泄洪。齐王把汉军的布置都告知了西楚军,就连对岸伏击的汉军都介绍得一清二楚,这和楚军骑哨掌握的情报完全一致。当然齐王唯独漏了上游堵河道这个细节,西楚军初来乍到,地形不熟,骑哨还没撒到十几里的上游。

潍水西岸,龙且率一万多人已成孤军,却未坐以待毙,而是修垒城抵抗,做鱼死网破状。五万多汉军将一万余西楚军围住,却围而不攻。

正是冬季,到了夜晚,河边风又大,下起了小雪,西楚军筋疲力尽,饥寒交迫,仅一个晚上,就冻死数百人。

亚将周兰劝谏道:“将军,韩信也是楚人,不如派人去谈判,或可全身而退。”

龙且脸现不屑之色道:“我随上柱国(项梁)渡江北上,后又追随霸王,大小数十战,杀人太多,汉军很多将领都欲置我于死地。九江王(英布)全家被戮,也与我有关系,与其日后受辱,不如慷慨一战,生死有命。”

龙且打算率千余亲兵突围,其余西楚军都知道韩信曾在项羽麾下效力,面临绝境自然寄希望于韩信这个楚人。龙且没有为难其余西楚军,他令周兰率军守在壁垒后,自己率千余亲兵突围。

韩信亲临战场,不敢小觑西楚军忽然爆发的这股战力,令汉军各都尉所率千人轮番投入作战,持续消耗龙且军。可怜龙且一心寻思,却被拖得筋疲力尽。韩信仍想招降龙且,却被其当众人骂回。

韩信遂令都尉丁礼率一千步兵,骑都尉丁复率一千骑兵,进入战场围杀龙且军。

丁礼在砀县投奔刘邦时只是个中涓(统兵一百),入汉中时已经升为骑将(统兵一千),灭三秦后升为都尉(统兵五千)。

龙且战到力竭,数十死士全部阵亡。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刘邦称天子后,封丁礼为乐成侯,食邑1000户。至于丁复,其总体战功尤在曹参、周勃等刘邦心腹之上,最后受封高达7800户。

周兰率万余人投降,韩信全部编入汉军,这支军队楚人的分量越来越重。后来周兰没有封侯,他投降后便隐退,没有为汉军效力。

韩信军兼并龙且军之后,经过历下、临淄、潍水三场战争,汉军人数从六万大幅增长至八万六千。韩信最大限度利用齐楚矛盾,每战看起来都是兵行险着,却战必胜,攻必克,无愧“兵仙”称号。

(声明:本文来源地图帝,转载仅做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转载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文章、照片的原作者有异议,请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进行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