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胖熊科普】敲黑板!居然还有辣么多朋友问放疗,今天再吐血整理一遍,不要怪胖熊没有说哟......

重庆市肿瘤防治科普基地(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收藏

5月份的时候,胖熊推出了一篇关于放疗的深度好文《放疗贡献了22%肿瘤治愈率,这些放疗的问题我们一次说完……》,但最近突然又有好多朋友在后台留言问胖熊关于放疗的事。

“放疗贵不贵嘛,要遭好多钱哟”

“胖熊,我到底是选化疗还是放疗哟”

“包包还小,等它大点了再来要得不”

“医生一来逗喊放疗30回,可以少弄点不嘛”

“隔壁王婆婆说放疗黑恼火,又落头发又吐”

......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约70-80%的肿瘤病人会在不同阶段需要放射治疗,但还是有很多患者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很复杂、很贵、很可怕或者很轻松上这个层面。

所以耶,放疗病人可能每天头上都挂着大大的问号,而认识的不足和偏差有时也会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和选择。针对大家提出来的问题,胖熊今天再解答一下哈。

放疗和化疗,谁优谁劣?

在对抗肿瘤的战争里,放疗和化疗就像两种不同的武器,一把是机关枪,一把是狙击枪。

化疗是机关枪,范围广,全身的病灶都可以管的住,但是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局部大包块),因为火力分散,最多能够打伤敌人(缩小包块,控制病情),却不足以致命。

放疗是狙击枪,可以瞄准一个区域点射,因为火力集中,局部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场战争里,这两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懂得排兵布阵,谁主力谁掩护,甚至有时需要合围,这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拟定战役部署。

不过不过,还是要说,所有的疗效都要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哈,要相信医生为你选择的是最高效率的方案。但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有的人的肿瘤就像是穿着防弹衣,奈何多种武器却也还是束手无策。

我现在不恼火,等恼火了

再来放疗?

放疗分治疗性、辅助性、姑息性。

3

▲ 根治术后的病人放疗可以理解为巩固,提高局部控制率。

▲ 不能手术和个别病种的病人,放疗是局部的有效治疗手段,甚至个别可以根治。

▲ 不为对因,只为解决症状(骨痛、上腔静脉压迫),有时也是一种有效姑息手段。

而这一切一切都需要一个前提就是身体尚好(一般状况好,周边器官无大基础疾病等),只有身体好才有治疗的机会,否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像带着一众老弱妇孺还非要冲进枪林弹雨血拼,简直就等于白白送死。

有的病人很任性,觉得自己身体还行,就不听医师的建议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要等着饭都吃不下、路都走不动、全身衰竭的时候才来要求放疗。

而往往这种时候,放疗的风险早已成倍上涨,别说等待疗效了,可能会像个催命符一样让你更快地倒下。

放疗的副反应好多,但每个人医生交代的都不一样?

放疗放的是长在身体里的病灶,病灶长成什么样,我们会通过CT去一层层地勾画出来,最终形成的一个三维形状,就是我们的靶区,也就是通过射线需要消灭的敌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靶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射线带来的能量在靶区的形状里集聚,到一定的能量后就能达到杀敌的效果。

而就像烧开水一样,水开的时候你会发现锅是烫的,甚至锅边的空气也是热乎乎的,副反应就是如此。

1

所以简单的说可以理解为靶区在什么部位,临近的组织就容易受伤,当然肯定是离得越近受伤越重。同理,如果靶区越大,受伤会越广越重,就像是烧一壶水只会热周围的空气而烧一锅炉的水整个屋子都会变热。

还有,放疗剂量大小肯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像是一锅50℃的水和一锅100℃的水,锅边的热度和范围肯定是截然不同。

所以,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病灶,也都有独一无二的靶区,也因此决定了独一无二的副反应,所以别光去看别人顺不顺利,还是要仔仔细细听医生的交代才是正理。

放疗怎么要放那么多次啊,能不能少几次?

水要烧到沸腾才可以杀菌,才可以煮菜,放疗也是要累及到一定剂量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烧水是一个过程,温度是逐步上升的,不可能1s就烧开,连吃饭都是要一口一口吃,吃快了会噎,吃慢了会不觉得饱而不小心吃撑。

放疗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日日累积,每日所给的剂量根据病情会有稍许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能够最安全地达到最有效的剂量,也就是希望要吃饱还要不噎不撑。

所以,放疗医师的治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全盘考虑的,可不能像买菜一样还讲讲价,少做几次事小,可如果就差那么几次而达不到治疗剂量功亏一篑,以后可没有后悔药吃。

鼓励大家有始有终地,坚持就是胜利,但如果治疗中出现特殊情况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多与医师咨询沟通,危险如果太大,安全仍是第一。

又多照了一次,肿瘤是不是又小了些?

放疗可不像是削苹果,削一次少一块,而更像是蒸米饭,温度到了米才开始慢慢熟,所以这是个累及剂量起效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要学会耐心等待

另外,医生也不是神通广通二郎神撒,除了很多浅表的肿瘤可以肉眼观察到变化,更多内部的肿瘤要通过相关的检查才能够明确退缩情况。

切放疗的退缩是一个逐渐的过程,甚至不止放疗期间还有后效,效果往往能持续到放疗后的3个月,所以不必天天着急,放疗中期、放疗后1个月、放疗后3个月医师自然会安排复查的。

常见的注意事项

7

▲ 头颈部患者(如鼻咽癌)放疗前一定要做口腔处理。去除金属牙冠,拔出龋齿/残根等,一般口腔处理后2-3天,拔牙后1-2月待创口愈合后方可开始放疗。对于活动性的智齿,建议拔出。放疗后继续保持口腔卫生,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勤练张口。

▲ 定位及复位时身上画的红色标志线非常重要,决定了放疗实施的准确性。千万不要擦掉哈!每天要自查,若逐渐模糊或看不清楚及时找医师描画。

▲ 放疗中保护照射区皮肤,保持干燥、通风,避免摩擦、搔抓、化学物品接触等。若有干燥、发红、脱皮、渗液等表现,及时与医生反馈。同时不必紧张,放疗后可自愈。

▲ 饮食清淡,多进食蛋白为主食物。保持口腔卫生,勤漱口,可以用淡盐水/洗必泰等。

▲ 不建议剧烈活动或户外运动,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 放疗需按计划次数执行,中途如无治疗禁忌不可随意中断或随意取消,否则影响疗效。

▲ 放疗后1个月及放疗后3个月为放疗评估最重要的时间点,决定疗效评价及后续治疗计划选择,务必按时复查。

文/胖熊 图/网络(请联系删除)审核/王颖 李丛

中国医疗自媒体联盟成员

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重庆市科普基地 / 重庆市健康促进医院

重庆市科委科技传播与普及项目

国家卫健委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素养类项目

评论
夏龙滨
大学士级
转发了
2022-07-07
坦 荡 荡
少傅级
所有的疗效都要建立在有效的基础上哈,要相信医生为你选择的是最高效率的方案。
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