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航天员在太空要每天锻炼身体

科普中国网 2017-11-07

  

    作者:张玉梅,杨利伟

  2016年11月7日 ,中国人首次在太空的航天器里进行跑步。那么,为什么航天员要在太空锻炼身体呢?

  航天员进入太空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有心血管系统的改变、肌肉萎缩和骨量丢失。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航天员永远生活在太空中,这种适应性变化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航天员最终要返回地球生活,如果不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这些变化,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就不能再适应地面上的重力环境。在轨锻炼就是帮助航天员减少肌肉萎缩和骨量丢失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因此,太空中的航天员,每天都要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航天员在轨锻炼使用的典型器械及对抗失重的措施有:自行车功量计、隔振跑台、拉力器、企鹅服、下体负压筒和套带等。自行车功量计用于失重环境下提高航天员的有氧运动能力,锻炼其下肢肌肉。隔振跑台类似于地面的跑步机。“太空跑步机”配有弹性束缚带,将航天员“压”在跑步机上,否则航天员跑不起来。另外,“太空跑步机”必须采取隔振措施,以防止航天员的锻炼影响航天器上的其他设备和科学实验。此外,航天员还可用拉力器锻炼上肢和肩部肌肉。企鹅服内有弹性束带系统,能向航天员全身施加纵向力,以对抗失重导致的肌肉萎缩。下体负压筒能为航天员下肢提供负压环境,促使航天员体内的血液向下肢流动,从而更好对抗和适应失重环境。航天员还可在大腿处戴上套带,以部分阻滞下肢静脉回流。

  关键词:在太空锻炼  太空跑步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