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为艾滋重灾区 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科普中国网 2016-12-01

  “艾滋病”“同性恋”“老年人”,在这些看似毫无交集的词汇中,却也渐渐形成相互渗透的趋势,而在近几年发布的报告中,艾滋感染方式在增多,人数在上升,范围在变广。

  高校成为艾滋重灾区

  2011年-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65%的感染发生在大学期间。

  我们常熟知的传播途径中,母婴、血液、性传播为三大主要传播方式现如今,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方式;且男男性行为导致的感染持续增高。

  50岁以上感染者创新高

  老人同样有性需求,但保护意识更薄弱。特别是在较偏远和经济水平较落后的地区。

  超三成感染者未被发现

  这些“隐蔽”的感染者不但疾病无法治疗,同时也可能传播给更多的人。

  艾滋病认识误区

  误区①日常接触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只有三条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误区②外表健康就没感染艾滋病病毒

  是否感染需要进行血液监测,处于潜伏期的HIV携带者外表和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

  误区③艾滋病不能根治,监测没用

  若及早发现并治疗,可大大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误区④进行艾滋病检测会泄露隐私

  检测机构会保护个人隐私,不会泄露给其他个人或单位

  误区⑤感染HIV就是艾滋病患者

  HIV即艾滋病毒,而AIDS艾滋病指的是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误区⑥避孕套防不住HIV

  质量好、正规厂家生产的避孕套,完全可以有效隔绝、大幅度降低性行为的危险性。

  误区⑦感染艾滋病病毒,离死就不远了

  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有的数月内发病,有的则可以携带HIV生活数十年,坚持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

  误区⑧HIV感染者不能生小孩

  通过孕妇用药、婴儿出生时用药以及人工喂养,可以阻断HIV病毒从母亲传给孩子。

  误区⑨只有滥交者、吸毒者等高危人群才会感染HIV

  在我国,HIV的感染已经向一般人群扩散。目前仍有32.1%的感染者未被发现。这些感染者又可能是传播源,传播给更多的人。

  理性对待,这些行为不会感染艾滋

  ①握手、拥抱、语言交谈以及礼节性接吻

  ②一起吃饭以及共用碗筷和杯子

  ③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坐公交车等

  ④艾滋病病人咳嗽或者打喷嚏

  ⑤蚊子、苍蝇等昆虫叮咬

  如何预防,你该知道

  1,洁身自爱,避免多个性伴侣、一夜情等行为

  2,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3,共用注射器容易感染艾滋病、性病

  4,不到医疗器械消毒不过关的诊所打针、拔牙、针灸;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洞、文身、美容

  5,避免接触他人体液、血液,不与他人共享剃须刀、牙刷等

本文由中华医学会主任、研究员唐芹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