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病的预防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9-21 作者:王佳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发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为特征。传染性强,在没有免疫的羊群中呈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本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在坚持自繁自养的前提下,应遵循:早免疫、早发现、早封锁、早治疗的原则。平时应做好圈舍的消毒工作,定期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而绵羊痘病的预防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严格的兽医卫生措施,加强圈舍和饲养工具的消毒,对于病、死羊待过的地方,应用3%氢氧化纳溶液进行喷洒消毒,每天2次,连续3周。而患病死亡的绵羊应做好严格的消毒,并无害化处理,彻底消灭传染病。

  2、免疫接种对于羊痘病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接种一次羊痘弱毒疫苗,无论绵羊的大小,一律在羊尾内侧注射0.5毫升/只,接种后一周左右,即可产生免疫力,有效免疫期长达一年。而对于未满月的羔羊,临床上常皮下注射绵羊痘活疫苗,可获得良好的终身免疫力。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陕西科技报社高级记者 王谦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