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jpg

电磁波辐射没有想象那么可怕

科普时报 2020-07-25

  身边经常有人会问,微波炉的微波、手机的辐射会不会致癌? 最近,5G的消息更是让网友感叹,5G手机还没用上,5G手机致癌的谣言先来了。

  我们担心电磁波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我们的生活又离不开它,且不说电磁波每时每刻都无形地穿过我们的身体,手机信号、微波炉的微波、X光、CT扫描……这些为现代生活提供便利的设施,都依靠电磁波运作。

  美国天文学作家鲍勃·伯曼将电磁波的知识,写成一篇篇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科学小品,并集结成《看不见的光》一书,为大家系统地科普了电磁波的发现史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包括日常的可见光,还有绝大多数我们看不见的光,通过波长和频率两个概念认识和区分各种各样的光。

  提到电磁波,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辐射”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词,从原子弹爆炸或核泄露事件,到生活中电子产品产生的辐射,我们似乎早有耳闻。

  其实什么是辐射?多少辐射量算多?大多数人对这类问题还摸不清头脑,不信先看一下这组惊人的对比:“一次全身CT扫描的辐射量通常高于距离核爆中心1.5千米的广岛幸存者承受的辐射量,而与核电站隔街而住一年所遭受的辐射量还不及吃一根香蕉多”。

  我们身边就充斥的大量的辐射,除了刚刚提到的香蕉之外,蜡烛有辐射,夜灯和月亮也有辐射,只不过我们不用太过担心,因为这类辐射是完全无害的。

  鲍勃提醒大家,我们需要注意的辐射是指一种看不见的微小物质,它不会借助其他物质在空中穿梭,而是以超高的速度从一个点飞到另一个点,并且能穿透活体组织,对动物和人类造成影响。

  而辐射既可以是微小的固体粒子也可以是波。长波不会损伤原子,因此,可见光、无线电波,甚至微波都不会破坏基因并导致癌症。

  19世纪,人类刚刚学会利用电磁波,而现在电磁波已经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下,电磁波在现代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智能设备、移动通信等方方面面都靠电磁波维系,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这些看不见的光影响。

  倍受关注的5G手机辐射又如何解释呢?科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答,简单来说,手机辐射来自微波,如果我们靠近基站或是身处Wi-Fi热点,那么周遭必定充满了电磁波。然而微波位于电磁波谱的电离辐射之外,能量很低,对身体危害微乎其微,且基本没有致癌的可能性。如果你还不放心的话,可以在手机通话时避免将它紧贴在耳边,以减少大脑接受微波的强度。

  紫外线分为三种波长,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和短波紫外线(UVC)。从理论上讲,长波紫外线是能量最弱、波长最长(3200~4000埃)的一种紫外线,它与恶性黑色素瘤有关,但是总的来说它还算安全。短波紫外线波长极短(2000~2800埃),是最强大、最致命的一种紫外线。短波紫外线不仅致癌,还能快速灭菌。而中波紫外线是导致晒伤和各种皮肤癌的罪魁祸首,也是我们的“头号公敌”。

  单层玻璃窗能够阻挡从外面照射而来的半数紫外线,标准的双层玻璃窗效果更好,能阻挡紫外线。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时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