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科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9-03-23 作者:李少斌

  螳螂,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螳螂目昆虫的总称。头三角形,下口式,口器咀嚼式,复眼发达,触角丝状,前胸长,细颈状。前足为捕捉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足跗节5节,有爪1对,缺中垫。前翅覆翅,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10节,雌、雄背板可见9节,腹面雌只见6节,雄可见9节。产卵器不突出,尾须短。 产卵于泡沫状分泌物硬化而成的卵鞘中,古称“桑螵蛸”并作中药。渐变态。捕食性。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我国已知1科约51种1。

  简介

  螳螂Mantodes是控制农林害虫种群数量的重要天敌,又是被长期、广泛利用的中医药药源昆虫。全世界现已报道434属,近23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在古北区发现有较丰富的螳螂化石标本资源“。螳螂均为肉食性,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一些形态特异、体色鲜艳的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国内,长期以来,一些螳螂的卵鞘被用于中药,在医学上称“桑螵蛸”,主治肾阳不足、遗精、阳萎、早泄、白浊、赤白带下、小便频数、遗尿等症。还可用于治疗冻疮和带状泡疹…。另有用桑螵蛸治疗母猪产后虚性小便频数的报道”。此外,桑螵蛸与当归,龙骨等配伍称“桑螵蛸散”,最近已通过现代工艺的改革,研制出胶囊剂——固天泉胶囊2。

  形态特征

  螳螂有一个灵活的倒三角头,一对复眼分置头部两侧,两只复眼中间有呈三角形排列的三颗单眼。咀嚼式的口器,最大特征是那对发达的镰刀状前足,足上还长着尖锐的锯刺。翅膀发达,前翅革质,形成翅盖以保护后翅,后翅膜质、呈扇状。

  生活习性

  螳螂不论成虫或若虫都是纯肉食性且螳螂只捕食活虫。大部分螳螂为昼行性。

  螳螂在若虫期就有自相残杀的习性,但因不同种类所处环境的不同其自残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相互残杀量为10%~30%,高时可达到90%,这也是困扰螳螂规模化人工饲养的难题,在自然界中,自相残杀可能是螳螂虫口数量自控到一定数量的机制,也成功地影响了生态位的分化。Hurd等提出,自残发生与否取决于大小2只螳螂的体长之比,即比率为1.37或更大就很可能发生自残现象,而受害者往往是个体较小者,这样的自残现象对种群的进化应该是有利的,在Hurd等研究的基础上,William等建立了size.dependent模型,并指出,卵块孵化的早晚,食物的充足与否造成r同一环境中同种螳螂生长的异步化。也导致了自残行为的发生。

  此外,螳螂“妻食夫”的行为也是众多昆虫学爱好者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这是由于雄螳螂比雌螳螂成熟早,求偶时遭到雌性螳螂的反抗所致;还有人认为,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可以为卵的成熟补充营养。Maxwell以地中海螳螂为研究对象,发现有求偶表现的雄螳螂的初始位置影响着发牛自残行为的可能性大小,若雄螳螂位于雌螳螂头部之前,则雄螳螂受到攻击可能性较大,若其位于雌螳螂腹部之后,则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较小。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由昆虫的咽侧体合成分泌的保幼激素(JH)受到两类昆虫神经激素的控制,即抑咽侧神经肽(AS)和促咽侧神经肽(AT),这是1对相互颉抗的激素。前者抑制JH的合成,后者使咽侧体(CA)处于活化状态。关雪辰等对这一激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七星瓢虫脑分泌一种CA的活化因子,观察到粘虫CA分泌的JH对生殖的抑制作用受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CA静止因子控制。部分研究者在实验室饲养螳螂时,发现食物充足雌螳螂仍有攻击雄螳螂的行为,一些受到攻击的雄螳螂头部及前胸背板的一部分被雌螳螂吃掉以后,仍能与雌螳螂进行交配”。此外,雄螳螂多选择所处营养状况较好的雌螳螂与之进行交配,然而所处营养状况越好的雌螳螂攻击性也越强,雄螳螂受到攻击的可能性越大2。

  繁殖

  螳螂产卵时,同时分泌泡沫状胶质来包覆卵粒,当这些泡沫状胶质硬化之后,便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卵块(即螵蛸)。每一种螳螂的螵蛸都有特定的形状与大小。一般一个螵蛸内有20~40粒卵排成数列,每只雌螳螂可产4~5个螵蛸。中华大刀螳或宽腹螳螂的螵蛸内则含有数百粒卵。

  桑螵蛸

  桑螵蛸,味咸、甘,气平,无毒。主女人血闭腰痛,治男子虚损肾衰,益精强阴,补中除疝,止精泄而愈白浊,通淋闭以利小便,又禁小便自遗。此物最佳,苦难得真者。

  二、三月间,自于桑树间寻之,见有花斑纹子在树条上者,采之,用微火焙干,存之。若非桑树上者,无效。或云加桑白皮佐之者,非。

  桑螵蛸,三吴最多。土人不知采用,舍近求远,可胜三叹。

  或问桑螵蛸,乃螳螂之子,何以异于他树耶?不知螳螂食桑叶而生子,其功自是不同。

  此物可种,采子入于桑树之间,每年其子必多,不数年即繁,又不坏桑树,而又可以采其子,至便法也。(〔批〕此物虽益人,吾终怜其细小,用药必多害物命,可已则已之为妙,又何必种植之多事耶。)3

  人类活动影响

  螳螂喜生活于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中,若人类频繁地改变耕作习惯,或大规模地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就会直接对螳螂种群数量造成威胁。例如:在秋末,某一环境中螳螂产卵于寄主植物一上,若寄主植物被砍伐或有卵鞘的部分被修剪。来年此环境中的螳螂数量就会大大减少。此外,大量地使用农药,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也间接地对螳螂这样有益的昆虫造成了危害种群数。量就大大下降,而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问。在国内,因螳螂卵鞘可用作中药,若人们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地采集收购,必然使螳螂种群数量大为降低,从而减弱其对农林害虫的控制作用,往往是2得不偿失。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少斌 - 副教授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猪带绦虫

下一篇:变态发育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