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新一代载人飞船瞄准载人登月

科技日报 2017-03-08 作者:张盖伦

  “目前国外正在研制的下一代载人飞船中,只有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猎户座飞船具备载人登月能力。我国下一代载人飞船,要既能进行近地轨道飞行,又能执行载人登月任务。”7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代表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我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载人飞船正在研制中,将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并力争与国际同步发射。

  去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了一位特殊的乘客——多用途缩比返回舱,这也是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的首次试验飞行,验证了我国新一代多用途飞船的返回舱新气动外形和防热结构。“我们获得了完整的试验数据,完成了初步评估。”

  张柏楠表示,国外新一代载人飞船,在近地轨道上的最高载人能力为6人,登月载人能力大致为3至4人。“我们的设计指标,要达到或者超过这一水平。”

  我国第一代载人飞船的首飞,比国外落后约40年。“新一代载人飞船,我们力争跟国际同步。”张柏楠说。

  目前我国尚未对新一代载人飞船项目立项。“如果我们等先立项再研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就会落后。因此必须提前投入。”张柏楠建议,国家对这种非商业性质的研制项目建立后补偿机制,调动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据悉,我国载人航天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开展。今年4月中下旬,将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2018年将发射空间站首个核心舱。张柏楠介绍,核心舱在轨测试完成后,将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保证空间站补给;补给到位后,再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