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腕足类动物外壳的研究可能导致适应性防护服的出现

cnBeta.COM 2021-09-14

  据外媒报道,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防护服通常保持柔软和舒适,但在需要时可以立即变硬。这种技术有朝一日可能实现,这要归功于对一种微小动物外壳的新认识。

  腕足类动物是小型海洋生物,看起来相当像软体动物,但事实上与软体动物没有密切关系。一种被称为Discinisca tenuis的非洲腕足类动物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特点--它的保护性外壳在水中是柔软的、有弹性的,但在干燥时变得坚硬。

  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利用一种被称为低温断层扫描的过程来分析其中的一些外壳,它们只有大约半毫米厚。研究发现,这些外壳具有砖墙般的结构,其中"砖"是一种氟磷灰石矿物(类似于我们的牙釉质)的纳米晶体,而连接这些砖的"砂浆"是由甲壳素和各种蛋白质等有机分子组成的。

  当砂浆干燥时,它以一种僵硬、坚固的方式将“砖块”固定在一起。然而,一旦砂浆变湿,它很快就会变软,使“砖块”可以相互来回滑动。外壳内的孔隙网络有助于引导水进入砂浆,促进这一过程。

  据认为,这种特征可能有助于Discinisca tenuis集群在其潮间带栖息地生存。当这些生物在退潮期间暴露在空气中时,它们的外壳会变硬,以提供保护,防止捕食者和外界环境。然而,当它们被浸入水中时,它们的外壳会变软,这样相邻的腕足动物在海浪中来回摇摆时就不会互相伤害。

  科学家们希望,受这种机制启发的技术有朝一日可以用于适应性运动头盔、护肩或其他保护性服装等方面。该研究由瑞士Paul Scherrer研究所的Johannes Ihli博士领导。关于这项研究的论文最近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责任编辑:刘鑫嵘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cnBeta.COM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