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高薪行业落下神坛 你的年终奖还好吗?

北京时间 2017-01-13

  2016年白领年终奖的总体均值为1.28万元,但能拿到年终奖的只有一半人,另外一半恐怕要双手空空回家过年了。

  每到春节放假之前,年终奖就成为职场群众关心热议的话题。有人欢喜:企业虽然效益一般,却拿出足够的诚意跟大家分享成长红利;也有人抱怨:公司明明赚得钵满盆满,可摊上抠门老板,要么“一毛不拔”,要么年终奖少得可怜。据某招聘网站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2016年白领年终奖的总体均值为1.28万元,但能拿到年终奖的只有一半人,另外一半恐怕要双手空空回家过年了。

  超半数白领“空手而归”

  辛苦工作一年,很多白领年终大餐中再次少了年终奖这盘“大菜”。调查显示,只有39.5%的白领表示可以拿到年终奖,明显高于2015年13.4%的比例,另外有9.6%的白领表示企业承诺会在年后发放年终奖。律师介绍,我国《劳动法》的第47条规定企业有自主经营权,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水平。只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年终奖发不发、发多少,外界无权干涉。如果企业在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那就要依规办事,不能随意克扣、拖欠。

  年终奖最高的行业会是谁?奇葩年终奖

  即便是在房地产几乎进入"冬天"的2011年,行业年终奖人均水平仍以1.49万元的平均值高居行业第二位,仅次于金融行业均值2.03万元。金融业也不再孤军奋战。作为2015年最大的黑马,互联网金融行业成为新兴的土豪行业。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平均年终奖已经接近4万(平均年终奖39873元),超过传统金融行业信托/基金/证券业,排名第一。

  网游手游、银行/保险、互联网/软件分列3至5位。汽车行业(24937元)、建筑设计行业(24201元)和航空航天行业(23002元)则分别排名第7、8、9位。当然,不过,这三个行业特点类似,均属于年底较多、平时较少的薪酬发放类型。

  根据一调查机构报告显示,上海地区年终奖平均值是8523元,居全国第一。深圳、北京、广州分别位列二三四名。除了北上广深,杭州苏州的人均年终奖6601元和6490元进入"6时代",六个城市成为全国人均年终奖第一梯队。厦门、南京、宁波、成都和天津成为第二梯队,人均平均年终奖以5k为量级。大部分城市仍然在人均4k梯队里。

  曾经引发热议的各类"奇葩"年终奖,包括一张彩票、一锅寓意"蒸蒸日上"的馒头、三张"迟到券"、一箱过年加班用的泡面,甚至和董事长共进晚餐等。

  多行业年终奖要缩水了?年怎么过

  根据前瞻网报道,受经济下行影响,一些往日高薪的行业被落下了年终奖的神坛,而最受伤的就是金融业。2016年可谓是银行的寒冬,前几年银行躺着挣钱,年终奖更是国内的收入顶级,但随着利润的全面下降,全行业降薪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根据A股16家上市公司的财报显示,只有6家银行的人均薪酬有所增加,其余10家银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由10.12万元下降至9.77万元,(,)由18.96万元下滑至14.56万元,降幅达23.20%。

  此外,酒店业、汽车业、工程建筑业等传统高年终奖行业面临着消费增速放缓,经营压力加大的大背景,全面选择了降低年终奖。现在,纵观中国的大行业内,也许能够拍着胸脯说年终奖一定丰厚的只剩下等超级巨头,以及BAT等大佬们了。不少人望着自己的工资单,不禁想说:现在工资流的泪,就是当年找工作脑子进的水。

  有年终奖的看这里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年终一次性奖金扣税方式有下表1中的两种情形,基本逻辑与工资个税缴纳是一致的。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3500元,交税金额=年终奖×税率-速算扣除数;年终奖发放当月工资≤3500元,在交税之前,年终奖将预先抵扣部分金额,然后以抵扣后的数额作为基数纳税。

  没年终奖的看这里

  就算没有年终奖,生活不是还要继续吗?面对着日益艰难的生活,我们除了用力向前之外,还有什么可以做的呢?

  一是照顾好身体。笔者见过了太多的人,为了工作拼死向前,然而即使把身体累垮了,给公司献出了生命,获得的不过是一声廉价的哀叹,给少许的抚恤金就打发过去了。 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公司而言,你与公司之间不过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你能够在公司的平台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的话,那么你也就有继续为公司工作的理由,但是千万不能忽视的是,随着分工的细化,有不少工作其实不仅不能提升你的能力,甚至会让你的能力开倒车。 三是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的繁荣很多多元的技能都开始有了变现的渠道,比如说写作,比如说设计,比如说开车,诸如此类都有着变现的可能,提升多元技能,这是多元化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管如何,临近年关了,笔者衷心希望辛苦一年的各位都能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年终奖,然后少交点税,用少交税省出来的钱多备点年货,过好新年,蓄足马力,来年好撸起袖子继续干!

责任编辑:zhengmh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北京时间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