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jpg

地震基本常识:地震后营救常识

应急科普知识常识网 2015-08-25

  地震后营救工作的有效开展,无疑对降低地震伤亡人数有重要作用。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被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时,如果了解一些营救常识,将大大提高营救工作的有效性。 

  有关专家认为,震后营救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先救被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 

  营救时应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要根据房屋结构,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抢救,以防止意外伤亡。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被压埋后,判断其被压埋位置,通过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 

  营救行动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展开。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哪里该挖,哪里不该挖,哪里该用锄头,哪里该用棍棒,都要有所考虑。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营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被压埋人员的安全: 

 

  一、使用的工具如铁棒、锄头、棍棒等不要伤及被压埋人员; 

  二、不要破坏被压埋人员所处空间周围的支撑条件,以免引起新的垮塌,使被压埋人员再次遇险; 

  三、应尽快打通被压埋人员的封闭空间,使新鲜空气流入,挖扒中如尘土太大应喷水降尘,以免被压埋者窒息; 

  四、对于被压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但又一时难以救出的幸存者,应设法向他们输送饮用水、食品和药品,以维持其生命。 

  地震时互救技能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有人观察到,不少无辜者并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责任编辑:小薛薛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应急科普知识常识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