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免疫”农药 试试这几招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4-18

  现代农业种植绕不开病虫害防治的问题,有人说病虫害有相应的农药,那么当病虫产生抗药性之后又该怎么做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病虫产生抗药性后的处理方法。

  混加其他药物

  如内吸性药剂与触杀性药剂一起混用后,病虫对内吸性药剂产生抗药性的时间就会大大延后;互补型药物混配施用也能使病虫抗药性延后,防效显著提高。如多菌灵与乙霉威相混施用,对多菌灵有抗药性的灰霉菌用乙霉威能杀灭,而对乙霉威有抗药性的可由多菌灵杀灭。这样混用后病菌对多菌灵和乙霉威的抗药性就显著下降。

  充分利用有效低浓度

  有效低浓度即效果好而浓度最低的浓度。一种药物的施用要从有效低浓度开始,而不宜任意提高浓度。农民应从说明书的有效低浓度用起,也可经试验后降低施用浓度,使施用药量更少。只要效果好,就应大胆降低施用浓度。如有的农药建议浓度为600倍,试验证实1000倍时防效依然优异,就应从1000倍用起。

  混加增效剂

  混加增效剂是减缓农药抗药性的有效方式,药没多用,次数也没增加,效果却特别好,病虫的抗药性就难很快产生了。也可加入增加黏着性、渗透渗出性,改变pH值的餐洗剂、中性洗衣粉、矿物油、食醋等,这些都可作替换品使用。

  更换药物类型

  更换不同类的药物是解决病虫抗药性的首选,可立刻改变防效差的局面。药物类型不同,杀虫杀菌原理不同,一经换用便可显著提高防效。

  

  编辑:李敏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