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论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2017-12-27

  定义及介绍

  工具理论(instrumental theory)是运用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解释犯罪行为的理论。

  美国学者伯科威茨受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在所著《攻击:社会心理学的分析》(Aggression:A Social Psychological Analysis)中修正多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提出了工具理论。他引入“愤怒”的概念作为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因素,认为愤怒指一种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受到挫折,并在一定的刺激下诱发反应。攻击不一定以挫折因素为目标,在挫折过程中积蓄的内驱力亦可产生攻击反应。他起初认为,愤怒主要由外部特定线索引发,后来他又主张,即使在没有外部攻击线索的情况下,愤怒也可以诱发攻击行为。他强调由挫折产生的愤怒积蓄要通过攻击释放,愤怒是工具性攻击的必要条件。

  该理论是一种典型的行为主义环境理论。

  相关理论

  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不同之处,在于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的行为反应由条件刺激控制,受强化物的规定;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动物的行为反应是随机出现的,强化物的作用只不过提高了能够得到强化的那种行为反应的出现率。

本文由四川传媒学院教授郑高鹏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上一篇:个体心理发展

下一篇:发展商数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