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并不是“色盲” 深海鱼类 也有彩色视觉科技日报 2019-05-16 |
在黑漆漆的深海里,有些鱼类非但不是瞎子,反而有着高灵敏度的彩色视觉。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日前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部分深海鱼类能在阴暗环境中拥有彩色视觉,让鱼类能感知深海里的残余光线以及生物体发出的光。
脊椎动物靠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产生视觉。视锥细胞里的多种视椎蛋白在明亮环境下工作,感知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彩色视觉;视杆细胞里通常只有一种视杆蛋白——视紫红质,负责在阴暗环境下工作,产生单色视觉,因此多数脊椎动物在夜间是色盲。
研究人员分析了101种鱼类的基因组,发现有13种硬骨鱼拥有多个视杆蛋白基因。计算机模拟和对视杆蛋白的功能分析显示,深海鱼类的多个视杆蛋白基因中,每一个都适应特定波长的光,总体上正好覆盖了海洋生物器官自行发光的波长范围。(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天王星即将迎来观测好时机
cnBeta.COM 2021-01-22
-
银河系低频背景信号能“听”到
科技日报 2021-01-22
-
“慧眼”能刺穿“光年之外”?
新华网 2021-01-22
-
鲸类如何影响地球的气候变化?
新浪科技 2021-01-22
-
还有比这更狠的学霸?AI:我教我自己
中国科学报 2021-01-21
-
哈勃望远镜帮助天文学家确定超新星的位置
cnBeta.COM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