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

“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舞台再现大师风采

科技日报 2017-06-08

  本报记者 付丽丽

  “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但若能像这马兰花一般,绽放绚烂,那便是无怨亦无悔了!中国人的第一颗原子弹,就从这里开始吧……”这是由清华大学师生创作的话剧《马兰花开》里邓稼先的一句台词。5月18日—6月8日,2017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在重庆举行。开幕剧《马兰花开》一开场,便深深吸引现场观众,掌声、唏嘘、泪流不断。

  还记得他们的故事吗?邓稼先、陈景润、钱学森……他们将毕生的心血乃至全部的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他们不仅是宇宙的精灵、是智慧的象征、更是共和国的脊梁。如何把他们的精神传承下去?采用“校友演校友、学弟演学长”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诠释中国优秀科学家群体的风范,这便是“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初衷所在。

  “本次汇演持续近一个月,集中展现邓稼先、钱学森、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桢、陈景润、唐敖庆、杨石先和罗阳等9位科技界民族英雄的光辉人生和感人故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说,他们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优秀代表,让他们的形象走进高校,走近青年学生,可以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才投身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行动中。

  家国情怀 体悟科学大师的胸怀

  赵新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级学生,该校原创话剧《大地之光》李四光的第一任扮演者。两年前,他毕业奔赴新疆,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

  “我不想只扮演李四光,我想靠近他,做真正的‘李四光’。”赵新雅说,当初,很多人问我,这是为什么?我很想知道李四光先生对这类问题的答案,想知道他们那一批科学家们为国家不计报酬、不辞艰辛奉献一生的原因是什么?

  在赵新雅看来,先辈们的肩膀上扛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成败荣辱、喜怒哀乐,还有家国命运。在很多人看起来非常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他们却在其中享受着极大的精神愉悦,他们充满豪情壮志。很多人说,当今社会太浮躁了,青年人太不安分了。“确实,是话剧让我静了下来。”赵新雅说,“现在,我已经不去纠结当初选择的对与错,而是很享受山里的静谧。因为先生早就教会我‘静’——静心,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把我学到的全部知识奉献给亲爱的祖国。”赵新雅说。

  张可,清华大学历史学系2012级硕士生,在《马兰花开》中饰演杨振宁。他清楚地记得,在一次校友会专场演出后,老师问台下的观众里有没有参与过核武器研制的校友。问了一遍,没人答应。两遍,还是没人答应。站在台上,看见下面有好多老校友在窃窃私语。三遍后,终于有人站了起来,一个,两个,三个……有20多位校友走上了舞台。

  张可说:“当时我突然想到了戏里的一段台词,邓稼先对父亲说:‘这也没什么’。我妄自揣测这些老校友们的内心:他们不愿上台,也许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也没什么’。”但老校友们轻描淡写的语言却让张可心潮澎湃——“我本科毕业直接分配到了九院,与邓稼先共事了20余年”“从毕业开始,我参与过氢弹、中子弹的研制”“本科毕业我就去了马兰,呆了10年,然后又去了九院”……

  “每一个校友都是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无名英雄,都是活生生的‘老邓’。那是演员们在舞台上表演得最释放、哭得最酣畅的一场,不为成功的谢幕,只为更崇高的开始。”张可说。

  不畏艰难 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真诚地谢谢大家用心的演出,看着这一幕幕场景,我真的觉得先生又回到了我的身边……”看完厦门大学排演的话剧《哥德巴赫猜想》后,陈景润的夫人由昆女士哽咽着说。

  陈景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数学家,他的一生饱经忧患、历尽坎坷,但他仍然坚持以异于常人的毅力和痴迷进行科学探索,他的传奇人生是一代知识分子为了国家兴盛在风雨岁月中戮力前行的缩影。

  “希望通过回顾和展现陈景润平凡人生和非凡成就,回归真实人性的层面,以新的视角审视人类历史中诸多科学大师汇聚而成的人类探索精神,深刻反思人才培养的基本起点,尝试回答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正是当代科学人文戏剧的重要使命。”该剧导演王根说。

  如导演所言,许多观众和主创人员因为《哥德巴赫猜想》爱上了话剧、点燃了心中的科学梦想。王炳俊是厦门大学2013级材料学院本科生,9月份就要赴牛津大学继续深造。在剧中他一人身兼中学生、中科院专家、红卫兵等多个角色。剧中陈景润先生对科研认真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他。“写论文时,有一些实验得出的结果跟自己最初预想的不太一样,其实本科论文没有那么严,完全可以胡乱凑个数据就完了,但想到陈景润先生对科研的一丝不苟,觉得在当前这么好的条件下,就更没有理由敷衍放弃了。”王炳俊说。

  “最后一段看得想哭,这绝对是我目前看的最有意义最精彩的演出。景润学长对数学的痴狂喜爱着实令人佩服,未来的道路上,学习他的专注、勤奋,天道酬勤。”有观众说。

  团结向上 一个人和一种力量

  出演一部剧,体会一种精神,自觉向这种精神靠拢,这也许就是艺术之美、之伟大。

  正如吉林大学话剧《唐敖庆》导演王培所说:“戏剧跟教育是一样的,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戏剧是人演人的艺术,让观者体会到心灵的碰撞,涤荡自己的灵魂,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梳理,反思。”

  此前,像社会上大多数人那样,王培也觉得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自私、懒散,毛病多。“和学生们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做事认真、负责、专注,与现在社会风气不太一样。会把说的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依然还是积极向上的。”王培说。

  王宁博,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二学生,在剧中饰演唐敖庆。由于《唐敖庆》在舞台演出时是在以象征知识的图书转台上完成的,寓意唐先生那句经典名言——“人,应该站在书本上读书,吸取前人的成果,然后去耕耘,去创新,去开拓。”

  “有了这个剧之后,知道了团队精神,知道了两个词——团结、配合。”王宁博说,转台很重,需要10多个学弟学妹去推,站在侧台准备上台的时候,我看到推台的学弟拿着手电筒在看化学笔记。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做台前和幕后,这是一个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脱离整体站在台前。

  “不分台前和幕后,这是一个整体。”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为了这个整体,很多学生放弃暑假回家与亲人团聚,即使生病高烧,也坚持排练,排练结束后去打点滴,第二天再继续。

  “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是德育,如果德教育不好,其他越强对学生的危害也许越大。在当今浮躁的社会,用演剧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会科学大师的纯粹、美好,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林东伟说。

责任编辑:刘帮勇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