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知名专家谈如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科技日报 2018-09-19

  9月1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常青街道淝南社区举行的科普体验活动上,志愿者与孩子进行科普互动。新华社发

  科技创新成果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而科学普及则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内化为公民的科学素质,这两者都集中体现了人类智慧的创造性劳动,都关乎着人民的幸福。1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京开幕,来自23个国际科技组织、38个国家的千余名科学家和社会学家与我国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着“科学素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了探讨。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怀进鹏:

  期待各国携手提高科学素质消弭知识鸿沟

  近年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建立起了服务人民福祉的科学技术普及网络。例如,全国各地的科技馆每年服务公众人数在5700万人次左右,科普大篷车致力于推动公共科普服务的公平普惠,多年来行程累计约3400万公里,为2亿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送去科普“大餐”。在互联网上,科普中国信息化平台传播量超过了200亿人次,是中国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最重要的移动端传播平台。中国还有一批老科学家常年活跃在科普一线,他们平均年龄68岁,21年来在全国1600多个城市举办了2.3万场演讲,惠及公众800多万人次。

  在消弭知识鸿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中国还把帮助老百姓摆脱贫困视作最重要的事。在这方面,科学技术传播和普及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多年来,依托全国9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1450万会员,中国所推动的科普惠农兴村工作,为农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了来自科技工作者的力量。

  这些工作都是中国致力于消弭知识鸿沟,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生动实践,也为缓解全球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提供了翔实案例,体现了中国在面对人类所面临的复杂性、全球性挑战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和担当。

  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8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8.47%,比2005年的1.6%提高了4.3倍。对于拥有接近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这个增速并不算慢,但我们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中国的科学文化积淀还不够丰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非常大,在城乡和区域之间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优质的科普资源供给不充分的问题。正因如此,我们也期望通过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来有效推动中国更好地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科学技术历来被视作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全球科技界也素有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科学文化。我们期待国际社会秉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理念,开展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合作交流,同时也期待全球各国能携起手来,形成有效的机制和网络,共同提高全人类的科学素质。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减少灾害风险研究所荣誉教授、国际科学理事会前主席 戈登·麦克比恩:

  科学素质是人类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们经常谈可持续发展,这表示人类需要在确保现在这一代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不能影响未来的人类在地球上的延续和生存。要实现这种设想,需要我们将社会、经济、技术和科学问题联系起来,将未来与现在联系起来。这其中的关键是,人们需要具有科学素质,能够了解他们所应该了解的关于自然的现实情况。

  例如,由于人类没有很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一些自然灾难问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难在快速增长,台风刚刚影响了中国南部,飓风也正在影响着美国。这些自然灾难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来预报,如何进行风险治理,如何建立一个更加有韧性的社会……这些都是科学问题。我们需要提升科学素质,了解哪些行动方案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性影响。让人们更好地了解科学,通过教育或者其他的激励方式,减少生命或者财产损失,减少各种灾难带来的风险。

  因此,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人类的科学素质。这样,人类能做出科学决策。从这个层面来说,科学素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促进科学的教育、传播和普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 穆兹·查楚克:

  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科学教育

  科技进步对于人类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人类发明蒸汽机以来就是如此。尤其是过去150年来,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大幅提高了人类的生存寿命,改善了世界上大量人口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和创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当前面对的很多问题,实现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素质可以给人们赋权,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素质的人才,推动创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年轻人的科学技能和创造性,是我们最重要的可持续资源。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进入科技和工程领域。因此,我们需要思考科学是如何在教室里传授的,思考多大的孩子可以来学习科学,如何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科学教育,提高各层级的科学教育水平。

  我们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让人们更愿意加入科学这个行业,拓展创新的范围。让所有人有更广的渠道来加入创新,加强知识分享。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非常复杂,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拓展科学知识,加强科技和传统的连接。我们还希望加强跨学科和跨国的知识分享,推动科技和教育,从而提出人类发展的全球解决方案。同时,还应该加强科学政策和社会的互联,使科学素质的提升能够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代表 陈宏兵:

  知识产权意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部分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科学和技术重塑的世界,科技无处不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提高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面对这些变革,很多人都在问,现代科技怎么能够发展得如此迅速?它会继续吗?它将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些问题仍然是无解的。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科技创新得以繁荣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科学家、工程师有非常好的前进动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前进动力是知识产权制度。

  以专利制度为例,科研能够产生发明,但是发明很容易被其他人学习和复制。为了保护发明者的智慧结晶,同时为了促进更多的发明涌现,我们把这种发明成果产业化的专属权利赋予发明者,也就是通过专利制度来实现。与此同时,这些发明也会被列在专利公告当中,这样公众就可以分享并且传播相应的知识。有了这些知识,就可能产生新一轮的研究和创新。爱迪生被誉为最伟大的发明家,不仅仅因为他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样也因为他申请了将近1000项专利。

  今天,专利制度在很多国家都是创新生态环境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鼓励所有的科学家和技术发明者能够了解知识产权,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们的知识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 马琳·坎加:

  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促进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上的国家面临着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可持续发展,城市不断扩张,气候变化,还有人口不断增加所带来的压力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是工程界的一个重要组织,期待在人类的这些重要议题上发挥作用,能够提供在战略和政策方面的相关指导,以确保科技能够造福于世界,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也是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的重要目标,这些目标促使人们考虑在未来的世界发展中要采取一种更加协调的方式,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促进社会融合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要了解科学以及科学的应用,而这些科学的应用多是通过工程来实现的。

  我们应该共同讨论国际合作,以怎么样的方式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于人类,保护地球,让人们共享繁荣。政府、企业、大学、媒体的代表应该共同讨论,大家相互分享经验,理解科学和推动科学认知。只有通过各方结成伙伴关系,才能够推动实现一个更好、更和平的世界。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袁于飞 詹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国内外专家谈如何增强科学素质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谁能抓住机遇、勇立潮头?9月17日召开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给出了答案:具备科学素质的人。

  科技创新是人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挑战的“法宝”,我们“不仅要善用科学,更要提高科学素质”,这是与会专家的共同感受。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

  追求科学是人类内在驱动力

  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认为,科学素质应该包括科学知识、方法、态度以及精神,并非与生俱来。

  在英国约克大学物理系自然哲学教授、英国皇家学会教育委员会主席汤姆·麦克利什看来,科学是一种人类自古便有的内在驱动力的现实表现,它推动我们去理解所生存的世界,并在与其互动中发现自我。这种具有内在驱动、能发现自我的人,才是具备科学素质的人。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认为,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不仅是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基础手段,也是消除迷信、伪科学、极端思想,实现社会文明、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所以科学素质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和普惠性这样一些特点,而且符合人类发展的共同福祉,最具有社会的基础,也体现了全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各国的利益与社会文明的交汇点。

  具备科学素质的人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发展。“但是由于贫困,缺乏优质教育,以及数字鸿沟等种种原因,许多国家和地区很难有机会充分享受到科学所带来的种种便利。”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发给大会的贺信中说,不仅要善用科学,更要提高科学素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也表示,提升世界公众的科学素质是全球科技领域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重要举措。

  让科学素质融入人的个性

  “成为有科学素质的人,征途始于家庭。”麦克利什认为,在家庭里,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好奇心被激发并被精心培育,诸如提出问题和验证想法等非正式的科学行为,会在之后的学校教育中得到引导并走上正轨。成年后,科学素质在与不同媒介的互动中得到发展,并受到工作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参与艺术活动并乐享其中绝不会阻碍科学素质的发展,反而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消弭知识鸿沟、提升科学素质,教育是国内外专家共同给出的答案。龚克指出,科学教育对科学素质培养起关键作用,能让科学素质融入人的个性。

  龚克认为,科学教育要面向未来,强调反映未来需要的关键因素。第一为可持续性,即应该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有基本认识,正确对待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知道并理解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相关目标,本着对可持续性负责的态度行事;第二是ICT(信息通信技术)能力,即理解必要的ICT知识,掌握应用ICT的基本能力,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第三是新的学习能力,减少以教为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主动性,减少机械记忆,增加框架建设,轻问题解决,重问题的发现和构思等;第四是诚实的研究态度。

  俄罗斯伏尔加州立理工大学副校长德米特里·弗拉基米罗维奇·伊万诺夫指出,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必须精准分析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附加教育中存在的影响科学素质发展的障碍;消除人们理解科学现象时存在的模糊性和不准确性;抵制伪科学和类科学知识的传播;改变科学认知潜力和结构;区分和整合科学领域。

  “当然,这不会一夜发生,也不会一蹴而就。”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西北大学董事会化学教授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说,科学教育需要从幼儿园抓起,而且应该一直持续下去,一直持续到中学、大学,还要继续下去,让人终生接受科学教育,这才是人们要秉持的科学教育理念。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袁于飞 詹媛)

  准备好像科学家那样思考了吗

  ——透过北京科学嘉年华看如何启迪创新智慧

  “大家想一想,跟普通火车相比,高铁列车的车头更加细长,往往被设计成修长的流线型。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17日,在2018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之一的北京科学中心内,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吸引了大量观众,而讲解员适时抛出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那是因为车头前端越长,长细比越大,列车受到的气动阻力就越小。随着列车头部长细比的增大,会车压力波也会减小。这就是高铁列车车头采用修长的流线型的原因。”这位讲解员一边揭晓答案,一边引导大家前行。

  “这种类似‘抖包袱’的展览非常好玩,一下就勾起了我和孩子的好奇心,就忍不住想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答案到底是什么。”来自北京市顺义区的严女士说,在她看来,这很好地启发了大家的探索和创新意识。“例如那个拓扑材料展岛,我们玩着游戏就对拓扑这么抽象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孩子还讨论了拓扑怎么发展,如何启发科学家对材料进行研究,我们一起猜了猜未来还能应用在哪些方面。”

  从问题引入,将创新过程层层拨开,通过直观活泼的形式向观众展示成果是什么,有什么用,技术突破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实现突破以及引导观众对未来展开想象,并重点展示在这一创新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最终让观众能像科学家一样思考,正是今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会场最亮眼的特色之一。

  在这个包含高铁、材料、能源、脑疾病、人工智能5个板块的展览中,最热闹的地方则是每个板块设置的问题墙——“脑子里真的有水吗?”“思想看得见吗?”“扫描人脑要多久?”“机器人能做手术吗?”这些问题都让诸多观众驻足,热烈讨论一番之后,再兴致勃勃地前往后续的展览中寻找答案,不仅小朋友听得津津有味,很多陪同前来的大人也会出现“原来如此”的表情。

  “我们试图解读创新过程,并告诉公众还有哪些问题是科学家尚未解决的,以引发公众的兴趣和思考。”北京市科协科普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北京市的科学嘉年华都尝试着眼于深挖蕴含在成果中的科学精神、思想、方法和知识,并用直观的、活泼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以实现科普理念、科普主体和科普表达内容上的创新。

  “科普的第一层面是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第二层面是引导公众欣赏科学,第三层面是促进公众参与科学,再往上提升一个层面,是传扬理性、发掘理性。”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尹传红看来,科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对求真、实证、质疑、理性等科学精神的传递和启发。然而,尽管首都科技创新成果展在这方面有了积极的尝试,但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科普展览和科普活动在我国仍然不是很多。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指出,尽管目前我国科普建设内容丰富,但存在区域分布极其不均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对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估,使得我国科普发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目标和评判标准。

  与此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公民对科学技术日益高涨的热情。根据中国科协的相关统计,2017年中国网民科普搜索指数达到74.31亿次,健康与医疗、信息科技和航空航天成为网民最关注的三类科技话题,2016年全国科普日的参与人数比2006年增加了70.03%,达到了14740.85万人次,2018年则预计会达到3亿人次。

  根据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公众积极支持科技事业发展并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充满期望,2018年有82.6%的公众赞成“现代科学技术将给我们的后代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有81.6%的公众赞成“尽管不能马上产生效益,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支持”。

  在中国科协科普所所长王康友看来,这些反映出全社会对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激发更多社会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和适宜的科学文化环境。正因如此,如何在科普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科学精神的传播,如何提升科普能力,增加有效的科普供给就成为急需深入探讨的话题。”他说。

  (本报记者 詹媛)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