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无人机不能想飞就飞

经济日报 2017-06-12

  近日,多地出现民航航班起降受到无人机干扰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无人机违法违规飞行,不仅影响民航运行,也对民航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遏制无人机影响民航运行事件多发的态势,民航局目前正在开展民用无人机实名登记注册。“民用无人机的登记注册制度是国际上普遍采取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无人机管理的基础。”民航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瑞庆表示,根据《民航局无人机实名制登记管理要求》,自2017年5月18日起,无人机拥有者需在民航局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上实名登记。2017年8月31日以后,未在系统中登记的无人机飞行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张瑞庆介绍,自从4月份干扰事件频发以来,我国已针对此类情况形成整体联动机制,实行有效管控。民航系统也正在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办法。特别是采用一些技防手段如监控平台等。近期在首都机场就布控了4个无人机监控点,“应该说目前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使我们在监控中能够实时发现一些无人机飞行,并能及时控制。包括最近受干扰的重庆、深圳、成都机场,现在也在进行部署这些监控手段。”张瑞庆表示,无人机扰航也引起了公安部等相关部委重视,下一步要加强协同,通过空管委办公室无人驾驶航空器部际联席制度,严肃查处违规飞行。

  据了解,我国正在积极建立无人机实名登记数据共享和查询制度,实现与无人机运行云平台的实时交联。民航局于近日发布了首批155个机场保护范围数据,旨在保证机场及周边飞行安全,后续还将不断补充、完善。此外,我国还将逐步规范无人机开展商业运营的市场秩序。据悉,民航局正在制定使用无人机开展通用航空经营活动的准入管理规定,针对发展特点和需求,拟将农林喷洒、空中拍照、航空摄影和执照培训四类主要经营项目列为许可对象,同时配套开发无人机准入和经营活动监管平台。

    本文由科普中国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吕振纲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经济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