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jpg

如何看懂自由式滑雪

2018-12-05

  

  自由式滑雪(freestyle skiing)于1960年代在美国诞生,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期,人们渴望自由的心理促使这项全新的刺激的滑雪项目出现在人们面前。此项目最初只是将高山滑雪和杂技集于一身,经过最近几十年的发展,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项目历史 

  自由式滑雪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1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世界上第一次正式的自由式滑雪比赛。1975年起举办世界杯自由式滑雪赛。1986年在法国阿尔卑斯山的蒂恩镇举行了首届自由式滑雪锦标赛。1992年起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项目有男、女雪上技巧(1992年列入),男、女空中技巧(1994年列入),男、女雪上芭蕾于1988、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将首次增设男女趣味追逐赛。

  竞赛项目 

  空中技巧女子个人/空中技巧男子个人、空中技巧青年女子个人/空中技巧青年男子个人、空中技巧混合团体、雪上技巧女子个人/雪上技巧男子个人、U型场地女子个人/U型场地男子个人、U型场地女子团体/U型场地男子团体

  竞赛规则 

  自由式滑雪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专门的滑雪场上,通过完成一系列的规定和自选动作而进行的一种雪上比赛项目。自由式滑雪类似与花样滑冰,根据表演的艺术效果和竞技水平决定的个人得分,它要求运动员有非常好的平衡能力和空中控制能力。

  空中技巧:空中技巧始于20世纪初。技巧动作分为向前空翻和向后空翻(完成高难度的旋转和转体动作)。

  空中技巧运动员使用的滑雪板男子不短于1.90米,女子不短于1.80米。场地由出发区、助滑坡、过渡区一、跳台、过渡区二、着陆坡和终点区组成。比赛时每人试跳两次,七名裁判员中5名裁判打起跳分(占总分20%)和完成分(50%),每一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三个分数相加。2名裁判大落地分(30%),取两名裁判大的平均分再乘3。这两项相加再乘以动作难度系数,即为一次试跳的得分,两次试跳得分相加,得分多者名次列前。资格赛前12名获得决赛资格。

  雪上技巧:是在设置一系列雪包的陡坡线路上进行回旋动作、空中动作以及滑降速度的比赛,雪上技巧场地长200~270米,宽15~25米,坡度为28~32度。控制门沿雪道以等距离放置;共设有两个跳跃点。

  雪上技巧运动员使用的滑雪板男子不短于1.90米,女子不短于1.80米。共有七名裁判打分,其中有5名技巧分裁判和2名跳跃分裁判,成绩由技巧分(50%)、跳跃分(25%)和速度分(25%)构成。技巧分为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另外三个加分相加所得。跳跃分为两名裁判打分的平均值,速度分则参照赛前确定的方案计算。第一轮成绩排名前20的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出场顺序按资格赛成绩倒排。

  中国与自由式滑雪 

  中国早在1989年就正式开始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当时已经有人想到,在以体能为主的雪上项目中,空中技巧这种以灵活和技巧见长的体育项目将会成为中国雪上项目的突破口之一。

  在体操、跳水等高技巧、低对抗的项目上,中国人已经多年来保持领先,而空中技巧更是雪上项目中少有的低强度项目。无论是长野冬奥会亚军徐囡囡、 都灵冬奥会亚军李妮娜,还是都灵冬奥会冠军韩晓鹏,中国自由式滑雪国家队里,大部分都是从技巧或体操队“转行”过来的。灵活的身材加上扎实的基础,以及从 小培养出来的在空中的感觉,中国在空中技巧这个项目中得以高速发展。

  1994年中国首次派出了2名女选手参加了利勒哈默尔冬奥会并且分获第17名和第18名,这已经是中国雪上项目参加历次世界大赛的最好成绩。四年之后的长野冬奥会,中国女子空中技巧16岁的小将徐囡囡将银牌揽入怀中。同时也创造了中国雪上项目的最好成绩。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19岁的李妮娜取得第五名的成绩;中国男队首次派出运动员参加冬奥会,韩晓鹏成了中国第一位参加冬奥会的男子自由式滑雪选手。

  从2002年开始,以李妮娜为首的一批女子选手开始占据了世界比赛的舞台。在都灵冬奥会开始前,李妮娜手里已经握有世界杯10站冠军,同时在2005年度获得中国首个雪上项目世锦赛冠军。再加上两届冬奥会元老徐囡囡、动作难度系数达到了世界最高的7.85的郭心心,还有王姣、张鑫和程爽。这6名女孩组成的中国女队在世界杯的比赛中所向披靡,几乎包揽了世界杯各站比赛的金牌。

  2006年,韩晓鹏在都灵冬奥会上一鸣惊人,以预赛排名第一成功挺进决赛的他,之后又以250.77分力挫群雄,夺得金牌。这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第一枚雪上项目的金牌,也是第一枚自由式滑雪项目的金牌,还是第一枚中国男选手获得的冬奥会金牌。

责任编辑:sun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