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风夺魂——死于夏季传染病的名人们

蝌蚪五线谱 2017-07-12

  古代人但凡生重病,最惧怕的就是赶上年关,冬季人类身体各项机能处于相对抑制状态,抵抗力下降,对于疾病的恢复不利,所谓年关难过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冬季也是许多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人的健康。不过不要以为夏季就可以心安理得了,炎炎烈日下,同样给许多传染病可乘之机,普通老板姓自然不用说,就连高高在上的一些名人也难逃厄运……

  “歇斯底里”的国姓爷

郑成功石雕(WIki)

  郑成功石雕(WIki)

时间:公元1662年6月

  地点:台湾省台南一带

  死亡人物:郑成功

  推测死因:登革热——登革热又称“断骨热”,由登革热病毒(直径仅为50纳米)引发,其宿主为某些斑蚊类和灵长类,由带毒蚊虫叮咬传播,病毒在血液中大量繁殖造成毒血症,症状为发烧、呕吐、躁动乃至休克,不过死亡率不高,痊愈后会产生免疫力。登革出血热比较凶险,会导致大量脏器出血,血液中有效成分严重丧失,死亡率极高。

登革热病毒宿主——斑蚊(Wiki)

  登革热病毒宿主——斑蚊(Wiki)

  史料回放:月中,他偶感风寒,身体发热,服用汤药后未果,病情加重,狂躁不安。6月23日,他登台点将后回至书房,一边诵读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一边饮酒。其间,常失声泪下,捶胸顿足,乃至双手抓面,自咬其指,最终大呼而死。

  医学分析:一代国姓爷,驱逐荷兰,收复台湾,死前却如此歇斯底里,让人惊异之余扼腕叹息。两百年来,有自杀说、投毒说等,但根据史料利用现代医学分析,推测郑成功极有可能死于登革出血热。

  (1)发病时间:郑成功从6月中发病至6月下旬死亡,发病时间与登革热出血高发时节区间(6月-10月)内,其所在台南地区此时气候异常湿热,蚊虫、瘴气较多,为登革出血热的传播提供便利条件;

  (2)病情进展:郑成功从“偶感风寒”到“自残而死”仅一周的时间,病情发展迅速,完全符合登革出血热的病情进度;

  (3)典型症状:郑成功刚发病时“偶感风寒,身体发热”,这是登革出血热发病初期的发烧症状;病情急转直下后,出现焦躁、大喊、自残等怪异行为,最终死亡,与登革出血热死前的大出血和休克症状吻合。

  预防措施:一是在高发季节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切断传染源(宿主);二是发现感染者立刻隔离,以免大面积传播。

  寒热中翻转的“西方不败”

亚历山大大帝加冕仪式(WIki)

  亚历山大大帝加冕仪式(WIki)

时间:公元前323年5-6月

  地点:古巴比伦

  死亡人物:亚历山大大帝

  推测死因:疟疾——中国古称“瘴气”,西方古称“败坏了的水气”,传染源为疟原虫,宿主为消化系统中含有疟原虫的“疟蚊”,潜伏期两周到一个月不等。该病主要特征是间歇性寒热交替、导致各种脏器肿大或受损,最终导致死亡。

疟原虫-疟蚊-人体感染疟疾的过程(Wiki)

  疟原虫-疟蚊-人体感染疟疾的过程(Wiki)

  史料回放:5月29日,他饮酒大醉,身体出汗,轻微发烧,就寝于浴室; 6月1日,高烧愈发严重,同时寒颤不止,命人将睡床搬至浴池旁;6月5日,被移送至幼河对岸行宫,高烧不退,忽冷忽热,并伴有大汗,语不能言;持续至6月13日,晚间去世。

  医学分析:亚历山大大帝是欧洲最伟大的军事家和统治者之一,足智多谋,戎马一生。强盛了马其顿帝国,灭掉波斯帝国,促进古希腊文化繁荣,体察百姓贫苦,却因一场大醉后的高烧而被死神征服。根据史料,结合现代医学分析,推测他很可能死于恶性疟疾。

  (1)发病时间:亚历山大大帝发病于5-6月之交的两河流域,此处沼泽密布,森林茂盛,气候湿热,蚊虫多,正是疟疾猖獗的最佳时间和地点;

  (2)发病诱因:亚历山大大帝发病前大量饮酒,在酒精挥发作用下,汗腺分泌出大量汗液,强烈的气味引来蚊虫的叮咬,导致遭受感染;

  (3)典型症状:亚历山大大帝多在夜间发烧,白天病情较为平稳,夜间忽冷忽热,这是疟疾典型的间歇性寒热交替症状;并且在高烧后大汗淋漓,多睡眠,这又是疟疾的在降温后的乏力和嗜睡症状。

  预防措施:一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切断传播源;二是可以进行药物和疫苗预防。

  爱喝“驴奶”的绝代佳人

雷卡米埃夫人像(Wiki)

  雷卡米埃夫人像(Wiki)

时间:1849年5月

  地点:法国巴黎

  死亡人物:雷卡米埃夫人

  死亡原因:霍乱——又称“虎烈拉”(音译),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发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以苍蝇为媒介,通过不洁净的饮用水、食物传染,其元凶霍乱弧菌呈弧形,还有一个略萌的小尾巴,像个逗号。该病发病急,最明显的症状是严重的吐泻现象,导致循环系统瘫痪,呼吸衰竭而亡。

长相妖异的霍乱弧菌(Wiki)

  长相妖异的霍乱弧菌(Wiki)

  史料回放:在消毒工艺不完全成熟的时代,这个女人每天坚持喝驴奶。1849年5月的复活节,她前往朋友家寄宿前,回家取了些生活用品。就在到朋友家的第二天,她突然病倒了,开始剧烈的呕吐和疯狂的腹泻,大便几乎成了淘米水的模样,渐渐地,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最终窒息而亡。

  医学分析:藏于法国卢浮宫的传世画像《雷卡米埃夫人》的主人公,她姿态迷人,风华绝代,显示出19世纪法国贵妇的风采,却死于排泄物如狂风暴雨般不停的肮脏画面中,着实让人不解。根据史料及当时社会背景,结合现代医学分析,她死于欧洲人民的第二大噩梦——霍乱。

  (1)发病时间:雷卡米埃夫人发病于5月初,且病情进展极为迅速,与霍乱的夏季高发时节基本吻合;

  (2)传染条件:19世纪50年代,正是欧洲大规模爆发霍乱疫情的时候,雷卡米埃夫人所在的巴黎于1849年成为疫情区;雷卡米埃夫人常年有引用鲜驴奶的习惯,不洁净的饮食正是传染源霍乱弧菌肆虐的理想地;

  (3)典型症状:雷卡米埃夫人发病时有严重的上吐下泻,大便水样,这是霍乱弧菌入侵人体肠道后引发的症状;最后她的呼吸越来越急促,这是霍乱导致的全身循环系统衰竭而引发的休克。

  预防措施:避免摄入不洁净的饮用水和食物,不要喝生水,不吃腐败的食物。

  纵欲过度的“胖子皇帝”

明神宗像(Wiki)

  明神宗像(Wiki)

时间:公元1620年8月18日

  地点:中国北京

  死亡人物:万历皇帝

  推测死因: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倡导传染疾病,以不洁净的饮用水或食物为传播源,以苍蝇或蟑螂为传播媒介,多发于8月份,其典型症状为腹部疼痛、腹泻不止、排出带有脓血的便,严重者导致休克。

痢疾杆菌(Google)

  痢疾杆菌(Google)

  史料回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以后,上常言“时常动火,目眩头晕,精神恍惚,进入夏季,又中暑湿,肚腹不调,经常呕吐,泻痢不止,脾胃受伤。”在处理公务的时候,会产生“神思恍惚,眼目昏花,难以细阅文书”的现象。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终因病情恶化驾崩。

  医学分析:万历皇帝是明朝较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曾完成了声震东亚的“三大征”和短暂的“万历中兴”,也曾创下近三十年不上朝的后无来者记录。那么,这三十年中他在干什么,又对他的死产生了什么影响,结合史料和现代医学分析,我们推测万历皇帝很可能死于慢性菌痢。

  (1)发病时间:万历皇帝死于1620年8月中下旬,正值盛夏,虽然皇公贵族的饮食比老百姓讲究得多,但远不能和今天相比,这是蝇虫活跃,食物容易腐败,饮用水已收污染的当口,万历皇帝的死和时节造成的菌痢加重有关。

  (2)慢性病史:万历皇帝长达半世纪的时间里锦衣玉食,所用食物均为高脂肪、高蛋白,肠胃功能长期紊乱(肚腹不调,脾胃受伤);长期腹泻导致身体虚弱(神思恍惚,眼目昏花)最终耗尽了他的生命。

  预防措施:一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及时洗手;二是注意饮食健康,不摄入不洁净的饮用水,不吃腐败的食物;三是通过疫苗免疫,服用活菌苗获得一定的免疫期。

  参考文献:

  《台湾外记》

  《亚历山大大帝远征记》

  《明神宗实录》

  《疫警时空》

责任编辑:xujinghui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蝌蚪五线谱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