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为中国制造奠基的他,是新中国永远的骄傲

人民网 2017-12-27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童志鹏逝世 享年93岁

  (图片来源:中国工程院网站)

  12月25日上午,北京八宝山苍松垂穆,翠柏含悲。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童志鹏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先生远去,风范永存。

  生前,他的名字不为人知。

  身后,他的成就功在千秋。

  为中国制造奠基的他们,

  是新中国永远的骄傲。

  沥血风雨归子心,

  霹雳军威尽躬为;

  苍龙日暮还行雨,

  老树春深更成荫。

  2017年12月19日12时45分,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电子信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资深科学家童志鹏同志因病逝于北京,享年93周岁。从研制第一批国产军用电台、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到开拓并奠基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童志鹏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军事电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

  毅然回国投身国防科技事业

  设计出志愿军中装备最多的“中国自主品牌”电台

  我们都是从战乱中走出来的,亲眼目睹着侵略者对我们的亲人、朋友所犯的一切罪行。虽然我们没有拿起武器去复仇,但我们一定要用双手,用科学建设新的中国,再也不允许任何人侵略她,再也不允许任何人欺凌我们!

  ——童志鹏

  童志鹏于192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194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最热门的电子专业。四年后,他远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1950年获电机工程博士学位。那一年,他婉拒了高薪的留美工作机会。为方便离境,童志鹏几乎将自己在美期间的全部家当留在了美国,只随身携带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权威书籍和一些自己的学习笔记。

  童志鹏接到的第一项任务是负责为抗美援朝战场设计我国第一台军用步谈机样机。经过无数次实验、试制,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比美军装备的无线电台更加轻便省电的新中国第一代军用电台,并迅速装备前线部队。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形象王成的原型——步谈机员于树昌在战场上使用最主要的武器,就是这种中国第一台自主品牌的军用步谈机。

  为“两弹一星”装上“电子心”

  参与见证新中国军事电子事业从无到有

  困难肯定是有的,这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找到问题解决就好,有的时候其实是现象复杂,但原因往往简单,不要放弃,再坚持一下。

  ——童志鹏

  抗美援朝结束后,童志鹏同志投入了新的科研征程。1956年,童志鹏同志参与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制定,并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接见。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微波中继通信接力机和我国第一代机载火控雷达。

  为满足国家对无线电通信方面的需求,从1957年到1965年,童志鹏主持完成了新一代军用电台、航空专用电台、航空雷达、地面微波接力通信设备等众多电子设备与系统的设计、生产。他主持研制成功的地面微波脉冲接力机、中国第一代机载雷达等电子设备与系统,后来成为“两弹一星”电子系统的核心装备。

  1972年,童志鹏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按照中央要求,圆满完成了有关电子测控系统调试任务。1974年,童志鹏担任卫星通信工程测控系统总体任务负责人,期间主持研制的测控系统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为“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他回忆说:“(那段时间)工作起来感觉‘很爽’。为了尽快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我们几乎每天加班至晚上12点以后,周末也在加班,没有加班费,宵夜就是馒头就咸菜,但是大家也不觉得累,精神很愉快,干劲十足。”

  “做超前的,基础的研究”

  开拓和奠基中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成荫。

  ——童志鹏

  1987年,电子工业部党组决定,任命时年63岁的童志鹏同志担任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他提出:“我们的科学研究应设法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超前一步的工作,而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

  凭借着超前的国际视野、丰富的工作实践,童志鹏领导研究了与国际开放系统互联标准一致的中国研究网,成为中国与国际联网最早、最成功的系统之一;他在国内率先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一词,并不断推进该项目预研、顶层设计以及各分系统立项,成为我国军事电子高新技术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之一。

  90年代以来,童志鹏同志在推动我国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和平流层信息系统等前沿领域发展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90年,童志鹏同志担任我国第一个陆军指挥自动化信息系统工程行政总指挥,领导研制了该工程“神经中枢”系统,对我国陆军大型C3I系统建设具有开拓性意义。海湾战争后,童志鹏同志牵头组织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这一概念,并进一步提出我国必须发展跨军兵种的全军一体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议,对综合电子信息系统重大项目的立项与实施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开创了我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先河,拉开了我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序幕。

  1997年,73岁的童志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他而言,这并不是功成名就的身退之时,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新征程、新起点。进入21世纪,童志鹏敏锐察觉到未来战争的新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率先确立和引导了平流层飞艇信息系统和信息栅格技术的重大研究方向。

  童志鹏同志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自强不息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是科技兴军的一生,是创新报国的一生。他为中国科技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乃至为中国制造的丰功伟绩必将青史永存。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人民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