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不忘初心,终成量子世界里的领跑者

光明网 2017-12-21 作者:肖春芳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成为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标志着目前中国在量子通讯领域已经领跑世界。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叫潘建伟。

  2月8日,47岁的潘建伟登上“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领奖台。他在网络投票环节共收到1440多万张投票,在20位候选人中排名第一。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出生于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个子不高,其貌不扬,虽已处于不惑之年,却仍如邻家大哥一般亲切、质朴。

  “我在初中、高中的学习和生活中,对科学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学习牛顿的万有引力,学习太阳、星星的轨道计算,掌握简单的科学原理,感受宇宙中的奥秘,真的像是在科学的海洋中徜徉,激动人心,令人满足。”潘建伟回忆说,“所以说,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于科学的求知欲望,引导我走上了科学之路。”

  高考时,潘建伟本有机会被保送到浙江大学读当时的热门专业。“如果接受保送,可能就无法继续我的物理梦了。”1987年,17岁的潘建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大学时期,“充满悖论”的量子叠加态问题引起了潘建伟的浓厚兴趣。当时,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量子叠加态。于是,期中考试的时候,他差点没考及格。因为他一直在想量子叠加态的问题,就没办法好好听别的课了。

  图片来自网络

  潘建伟曾对中科大老校长朱清时说:“只要是什么时候能把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的话,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可能还搞不清楚,所以我就想活得长一点,我想把它搞明白。”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为了搞明白量子叠加态的问题,潘建伟开始学习量子力学。

  1995年,潘建伟获中科大理论物理硕士学位。为了继续学习量子力学,他准备申请国外大学的博士。一开始,潘建伟选的导师是一位诺奖得主,年纪比较大了,跟着他读博士,肯定对未来的就业有帮助。可经过一番比较,潘建伟最终选择的却是这位诺奖得主的弟子塞林格教授。当时,塞林格教授还只是普通教授,但潘建伟认为他学识渊博,在新兴学科量子力学方面潜力更大。“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是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来。”如今,塞林格教授已成为奥地利科学院的院长。

  潘建伟清晰地记得,1996年当他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第一次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时,这位量子物理学世界级大师问道:“你的梦想是什么?”他的答案脱口而出:“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图片来自网络

  在导师的引领下,潘建伟开始在量子通讯领域领跑。1997年,他就与同事合作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宣布在实验中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这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科学》杂志将其列为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自然》杂志也将其与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成果一道,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这一年,他年仅27岁。

  2001年,潘建伟在中国科技大学负责组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2002年就出了成果。从2003年开始,潘建伟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次创造世界首次:首次实现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送;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实验实现了五、六、八、十光子薛定谔猫态;首次实现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首次实验实现了拓扑量子纠错;首次实验实现了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首次实现光子比特与原子比特间的量子隐形传态;首次实现量子机器学习算法……

  如今,潘建伟组建的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已经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潘建伟的颁奖词是:“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正是保持着对科学的初心和对自然最初的好奇,潘建伟最终得以成为量子力学领域里的领跑者。(光明网记者 肖春芳)

  (部分资料引自科学网、中华儿女、搜狐教育)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光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