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天,“蛟龙”将十潜深渊!

新华社 2017-05-23

  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科考人员的“向阳红09”科考船将于22日抵达马里亚纳海沟作业区,正式开展中国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科学调查。未来20天内,“蛟龙”号预计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深渊区进行10次大深度下潜。新华社记者21日就以上问题采访了本航段两位首席科学家——彭晓彤和陈新华。

  “我们的科研目标,是利用 蛟龙 号查明雅浦海沟特定区段不同水深带生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差异,揭示超深渊生物极端环境适应性和不同的空间分布机制。同时,明确碳、氮、磷等关键元素和海底甲烷等气体释放对雅浦海沟微生物群落分布及能量供给的影响。此外,获取一批超深渊生物特殊功能分子,挖掘其应用潜力。”陈新华说。

  据介绍,本航段“蛟龙”号将在雅浦海沟作业区进行5次下潜,完成3大调查任务:

  ——利用“蛟龙”号在雅浦海沟南部两侧沟壁,开展近底观察和多参数环境测量,了解海沟两侧的微地形地貌和断层等地质现象,采集海沟两侧不同水深区的岩石、沉积物等样品,为研究雅浦海沟沉积环境和地质演化提供样品。

  ——利用“蛟龙”号在雅浦海沟南部两侧沟壁进行近底观察,拍摄高清视频和照片,采集生物样品,为巨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研究提供样品和资料,同时为其共生微生物研究奠定基础。

  ——采集高质量的微生物、沉积物和海水样品,为研究深渊生物极端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关键生源要素和海底化学环境的响应机制提供样品。

  陈新华说,从超深渊生态系统中可以发现新物种、新基因,它们在生物医药、绿色工业和农业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彭晓彤说,目前,国际上能够进入深渊作业的载人潜水器,仅有6500米深度的日本Shinkai6500载人潜水器和我国7000米级“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社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