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栽培关键技术 提高谷子品质产量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2-24

  谷子耐旱耐瘠薄,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是喜温、喜光照的短日照作物,根据谷子生长发育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施肥、科学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农科110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平毅就针对谷子栽培的关键技术给农民朋友们进行了讲解。

  记者:郭老师您好,优良品种的选择是谷子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请您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应该如何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呢?

  郭平毅(以下简称郭):首先在全面了解种子的特征特性基础上,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势、土壤、耕作制度等紧紧抓住当地谷子生产中的主要矛盾来选择适宜的谷种,比如干旱严重区选择抗旱品种,水肥条件较好的选择喜水肥、增产潜力高的品种;半干旱半湿润区则选择既抗旱又能对水分高效利用的品种;在冷凉区或干旱严重不能适期播种或前茬作物收获晚的,应该选择早熟类型的品种。其次在确定谷子品种后,一定要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切忌一哄而起,盲目种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试验时要选择不同自然类型区,具有代表性的试种,全面考察,最终确定适宜的品种。

  记者:谷子对地块的要求比较严格,那么选择地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郭:由于谷子谷粒小,芽弱,顶土能力差,因此要尽量选择地势高燥,土壤通透性好,易耕作和松软肥沃的土壤。

  记者:“谷子、黍子,三年换个主子”。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说种植谷子要注意轮作倒茬,那么谷子连作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郭:种植谷子忌重茬(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谷子),不迎茬(在同一地块上隔一茬种植谷子)。轮作倒茬是谷子栽培当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谷子连作时将会造成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一是谷莠草增多:谷莠草是谷地伴生杂草,它是由谷子和狗尾草杂交后形成,且有成熟早、易落粒、在土壤中保持发芽力时间长的特点,连作会使其日益蔓延,正所谓“一年谷子,三年莠子”。另一方面,谷子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其天然杂交率也有1%~5%,同一块地连年种植,谷子和莠草、狗尾草杂交率不断提高,也是造成莠草严重的一个原因。

  二是病虫害发生严重:谷子白发病等病害主要是靠土壤传播,粟灰螟等害虫主要是在根茬越冬。随着谷子在同一块地上连年种植,这些病虫原生物也会大量繁衍。因此连作使病虫害严重。

  三是不利于恢复和提高地力:谷子根系密集而发达,吸收能力较强。每年在同一地块上种谷子,必然消耗土壤中同种营养和同一土层的土壤养分,这样就会造成谷子所需的养分缺乏,致使谷子产量降低。

  四是容易造成缺苗断垄:连年种谷,谷茬不宜除尽,又难沤烂,会影响播种,降低播种质量,造成缺苗断垄。

  由此可见,谷子必须合理轮作倒茬,最好相隔2~3年再种谷子。谷子的前茬以豆类最好,薯类、麦类、玉米、棉花和油菜也是较好的前作。最好和以上作物轮作与倒茬,既有利于谷子种植又克服了连作造成的害处。在没有轮作与倒茬条件的地方,也可采用苗色不同的谷子品种,如红苗谷和黄苗谷之间的轮作,以利间苗时清除莠草。

  记者:好的苗情是谷子丰产的首要前提,而要获得全苗,则必须在整地上下功夫,那么我们农民朋友在面对不同的土壤类型时应该怎样整地保苗呢?

  郭:在整地时要区别土壤类型,因地制宜。下面针对几种不同的土壤条件进行介绍。

  丘陵区旱坡地:此类地块甚多,其特点是地力瘠薄,干旱缺水,保苗难度大。根据多年生产经验,采取“三墒”整地的办法,可以取得较好效果。

  秋耕蓄墒:近年秋季降雨偏多,夏秋作物收获后,结合施底肥早深耕,可更多接纳雨(雪)水,称为蓄墒。压地提墒:冬季“三九”压地,返浆前压地,粉碎土坷垃,填补土壤裂缝,形成地表紧密层,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使地下水向上移动,称为“提墒”。耙耱保墒:早春在土壤表面解冻,下层还有冰凌时顶凌耙耱,以弥合地表裂缝,切断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称为“保墒”。“三墒”整地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果太旱,可多耙不耕,雨涝时则翻耕放墒。

  平川区壤土地:此类地土质虽较好,但特点与丘陵旱坡地近似,也应注意保墒工作。

  洪灌区粘土地:此类土质粘重,秋季一般较湿润,耕期过早,土湿粘犁不好耕,耕期过晚,地干土粘耕不动,应在不干不湿时抓紧耕翻,由于这类土壤适耕期很短,应勤观察,注意耕翻时间。

  下湿盐碱地:此类土壤应耕干不耕湿,耕后不耙耱,立垡晾晒,以防返碱。耕地整过后,应使土壤达到细、透、平、绒,上虚下实,无较大的残株、残茬,即可进行播种。

  记者:施足基肥对谷子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如何科学合理的给谷子施足基肥呢?

  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播种前施足基肥是满足谷子生长发育要求的重要措施。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施用量以高产田每0.067公顷5000~7500千克、中产田每0.067公顷1500~4000千克为宜。为提高速效养分含量,可以补充一些氮、磷、钾化肥,如磷酸二铵,每0.067公顷15千克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施肥时间和方法以收获后结合秋耕施入为好。没有来得及秋耕的,可于春天土壤开始返浆时结合春耕施入。

  记者:适宜的播种时期和科学的播种方法也是确保谷子丰产的重要条件,应该如何进行谷子的科学播种呢?

  郭:谷子播种时主要分为播种时期的选择、播种量和播种深度的确定以及播种方法的使用这几方面。春谷播种期一般选在小满前后最为适宜,冷凉地区可以提早到4月20日,最晚不超过5月底。所谓适期播种就是使谷子的生长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气候规律达到最大程度的吻合。即幼苗期处于初夏的旱季,有利于“蹲苗”,促使根系下扎,生长健壮,防止后期倒伏;孕穗期正赶在雨季来临的中峰,可以防止“胎里旱”;抽穗期正是雨季高峰,避开了“卡脖旱”;灌浆期赶在“天高云淡”昼夜温差较大的秋季,利于提高谷粒饱满度;成熟期正赶在秋分时节,避免了早霜。这只是一般规律,具体播种时期由于各地的自然气候不一样、土壤类型各异,选用的谷种不同,因此播种期不能强求一致。实际播种时,要看天、看地、看品种,比如,无霜期短的地区要适当早种,反之则晚种,生育期小的品种(如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要适当晚种,反之(如张杂谷5号、张杂谷8号)则早种。

  播种量与播种深度要按照需要苗数、发芽率、千粒重计算播种量,杂交种还要考虑真杂交率,一般每0.067公顷播量0.5~0.75千克。播种深度应掌握墒情好易浅,墒情差易深的原则,播种深度一般为3~4厘米为宜。

  谷子的播种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三种:一是耧播,其特点是在一次操作中可以同时完成开沟、下籽、覆土作业。下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跑墒少。二是犁播,用牲畜拉动犁具,开沟,用专用工具撒种子,然后覆土,优点是在下种同时可使用农家肥。三是机播,机播具有下籽匀、保墒好、工效高、行直等优点。采用耧播或播种机播种,要求撒籽均匀,不漏播、不断垄,深浅一致,播后要及时镇压,春旱严重,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方可增加镇压次数,以提高出苗率。

  记者:种植杂交谷必须抓住“早、稀、追、多”等环节,那么这几个环节分别应该如何进行呢?

  郭:1、早间苗、促壮苗。“谷间寸,顶上粪”。谷子早间苗可减少谷苗拥挤,改善谷子光、水、肥的环境条件,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和形成壮苗。间苗时间以苗高一寸左右(3~4叶)为好,并按各品种特性一次性间苗至要求密度。

  2、稀谷秀大穗,充分发挥单株生产潜力。杂交谷大多属大穗类型杂交种,穗长可达40厘米,且分蘖率较高,因此栽培管理上要侧重发挥个体优势,掌握宜稀不宜密的原则。据多年实践结果,旱地亩留苗以0.8~1万株为宜,水地亩留苗以1~1.2万株为宜,在此范围内掌握好地宜密,差地宜稀。常规种一般亩留苗2.5~3万株。

  3、追肥保高产。杂交谷根系发达,生长旺盛,吸收水、肥能力强。高产田要求追肥三次。第一次,5至6叶期,顺垄撒施尿素每0.067公顷5千克,结合中耕、定苗将肥料翻入土壤中。第二次,在拔节期(苗高一尺左右)撒施尿素每0.067公顷10千克,方法同上。第三次,在孕穗期,趁雨或结合灌溉追施尿素每0.067公顷5千克,张杂谷5号、张杂谷10号在灌浆期再追施尿素5~7.5千克。

  4、多中耕,勤管理。农谚讲“谷锄八遍,八米二糠”。谷子早中耕,多中耕不仅能够增加产量,还可提高米质。苗期土壤湿度大时,可进行深锄散墒。干旱严重时,可浅锄保墒,此期可进行多次中耕。既可减轻杂草危害,又利于形成谷子壮苗。

  记者:谷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秕谷的问题,秕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有哪些好的措施能够提高结实率,降低秕谷率呢?

  郭:谷子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秕谷问题,一般达15%~20%,重者则达50%以上。其原因一是谷穗本身有一部分小花后期由于雄蕊发育受到障碍,不能授粉,成为空壳,还有的虽已授精,但灌浆中途受到障碍,停止灌浆,成为秕谷。二是与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如有效积温不够,或开花期间阴雨连绵,授粉不良,或灌浆期遇旱、涝灾;雨后暴晒,热伤;以及病虫危害;生育后期脱肥、倒伏;贪青、晚熟;连续低温,下霜较早,栽培不当等。采取综合措施是提高谷子结实率,降低秕谷率的有效途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

  1、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倒、抗病,成熟期适合当地的良种。

  2、适期播种,山西、河北、山东大致在立夏至小满为宜,陕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小满前后为宜,东北地区大致在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为宜。使谷子孕穗期,抽穗期赶上雨季,此期遇旱有灌溉条件的要及时浇水。

  3、合理密植,增施肥料。

  4、巧蹲苗,育壮苗。

  5、深中耕,高培土,防止倒伏。

  6、在谷子开花灌浆期根外喷施叶面宝或磷酸二氢钾。

  记者:谷子生长到什么样程度就可以进行采收了呢?

  郭:当谷子颖壳变黄,籽粒变硬时,就可以适时进行收获了,及时收获可以避免风磨鸟啄,造成谷子产量损失。

  记者: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集抗旱、增产为一体的新技术,尤其适合在干旱地区推广和应用,那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有哪些优点呢?

  郭:在当今全球性气候变暖,水资源紧缺,干旱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实行旱作农业已成为人类的必然选择,地膜覆盖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谷子本身是节水耐旱作物,若结合地膜覆盖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甘肃、山西等省种植地膜谷子达万亩以上,收到很好效果。

  采用自制鸭嘴式播种机(仿玉米播种机)。二人操作播种机,沿地膜走向拉动播种机,一次播种二行,每天可播种50亩,亩播量0.5千克。播后用脚踩压播种孔,不需覆土。这样,播种孔形成一个小坑,集水量可达降雨量的4~5倍,根系增加一倍以上。

  

  编辑:王大伟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