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爬行动物中的“伟哥”?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2017-12-18

  这两天,蛤蚧火了。有个同仁堂的中药调剂师说:“吃了蛤蚧更容易生男孩或者多胞胎!因为蛤蚧尤其是尾部,含有较高的雄性激素,对女性性腺轴有一定的刺激和调整作用,也可能会使女性排卵增多”。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层更比一层浪。各种批评蜂拥而至,导致该调剂师不得不删除微博。

  那,蛤蚧是什么?它真的有这些功效吗?为什么会引起众多非议?

   

  图一:该调剂师关于蛤蚧的言论(截图自新浪微博)

  蛤蚧到底是什么呢?

  蛤蚧又称哈蟹、仙蟾、多格、蚧蛇、大守宫,其实就是一类壁虎。蛤蚧以前是一个种,叫大壁虎,现在分类学家把它分成了两个种。一个在中药方面叫红蛤蚧,身上有红斑,是大壁虎(Gekko gecko);另一个种在中药方面叫黑蛤蚧,身上有灰斑,是黑疣大壁虎(Gekko reevesii)。

   

  图二:大壁虎(Gekko gecko)(张月云、黄勇拍摄)

   

  图三:黑疣大壁虎(Gekko reevesii)(张月云、黄勇拍摄)

  吃了蛤蚧更容易生男孩或者多胞胎?

  别闹!

  中学生物课本就告诉我们:人类的性别是由X、Y染色体决定。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和Y,可产生携带X的精子或Y的精子;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和X,只产生携带X的卵子。如果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与携带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这颗受精卵发育出来就是男性。如果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与携带X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这颗受精卵发育出来就是女性。

  蛤蚧怎么可能决定一个人生男生女?(黑人问号脸)

  而多胞胎的产生,情况要更复杂,主要是和家族遗传、生育技术以及药物等刺激有关。人类社会中,单胞胎最常见。母亲怀单胞胎更能保证胎儿和母亲健康平安。而现代,多胞胎的现象开始多起来,激素紊乱仅仅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

  蛤蚧到底含有什么激素?效果咋样?

  据《本草纲目》《本草经疏》《本草再新》等医书记载,蛤蚧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的功效,通常被去除内脏后做成干制品成对出售,用量巨大,各种中成药销售国内外。蛤蚧真的有这么神奇?

  大量实验证据表明蛤蚧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并且呈现双向调节的特点。

  注入蛤蚧醇提取物后,正常雌性小鼠的动情期显著延长、子宫及卵巢重量均增加,而切除卵巢的雌鼠注入后则出现动情期,这表明蛤蚧醇提取物具有雌性激素样作用。

  同样,将蛤蚧醇提取物皮下注射进雄鼠体内,分别以前列腺、精囊和提肛肌的重量为指标,结果发现蛤蚧醇提取物可使切除睾丸的大鼠、小鼠精囊和前列腺增重,其中蛤蚧尾部乙醇提取物的作用较明显,但比丙酸睾丸素的作用弱。

  尽管蛤蚧再生尾的乙醇提取物能使精囊和前列腺增重,但对切除睾丸的大鼠和小鼠却没有作用,这表明蛤蚧醇提取物还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但作用有限,且效果比蛇床子、淫羊藿和海马弱。

  读到这里请注意,以上实验是将蛤蚧的乙醇提取物直接注射进入小鼠体内,而中药中的蛤蚧一般需要高温煎煮,药效成分容易被破坏,再经过胃酸的消化,剩下的也被现代乱七八糟的农药残留物等给归零了。

  总的来说,蛤蚧“助阳益精”的功效很有限,既不能解决男性不举的难言之隐,也不能让女性满面春风。对此我们需要有科学而理性的认识。

  正因为蛤蚧的药效被虚夸,蛤蚧的处境相当危险

  我国是黑蛤蚧的主要分布区,原来资源量较丰富,尤其在广西一带;红蛤蚧在我国则分布在云南边境等区域。蛤蚧每年5-8月进入繁殖期,叫声响亮。它们一旦选定了栖息点后,一般会永久居住。栖息点也会吸引其他蛤蚧。这些特点使蛤蚧很容易被捕获。

  自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起,随着国内药用和出口需求的增多,又缺乏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黑蛤蚧被大量捕杀。

  李汉华等(1996)对广西各县历年的相关收购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广西蛤蚧经过多年的无序利用和无度捕捉,1965年以后,蛤蚧资源迅速下降。到1982年,年平均收购量为3.86万对/年,只有最高年产量的9.5%。这说明,除了分布地退缩外,蛤蚧野生种群的数量也呈现严重衰退的态势(图四)。在长达近半个世纪无节制的乱捕滥杀中,黑蛤蚧野生资源量迅速减少,在不少地区已经绝迹。1988年,蛤蚧(大壁虎)终于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图四:1958年-1983年广西蛤蚧的收购量及资源变化(李汉华等, 1996)

  但由于中药对蛤蚧的需求量巨大,国内的黑蛤蚧直至现在仍被大量捕杀,野生种群少之又少。不法分子甚至用同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红瘰疣螈冒充蛤蚧。一些人也开始大量捕捉红蛤蚧,走私到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红蛤蚧就成为蛤蚧药材市场上主要流通品种。

  在2015年,环保部和中科院联合发布的《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红蛤蚧和黑蛤蚧都被评估为极危等级,黑蛤蚧的状况更糟糕。

  有人说:“不怕,可以大量养嘛!”可是,能解决问题吗?

  因较高的价位和不断提高的幼体养殖技术,蛤蚧深受养殖者的青睐。就全国而言,大规模养殖蛤蚧在广西最为普遍。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蛤蚧人工养殖已经实现了半人工环境繁殖,为产业化奠定了基础和条件。饲养者也初步掌握了蛤蚧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技术,无冬眠养殖的尝试大大缩短了蛤蚧的生长周期和上市时间。但至今为止,人工养殖的发展对野生蛤蚧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

  为啥?

  现在蛤蚧的饲养模式以大量农户小规模饲养为主,这就很难确定饲养个体来源的合法性。现有的管理方式和力度很难制止暴利驱动下的偷猎行为。大型饲养场收购野外个体饲养后再销售的案例同样存在。另外,成品蛤蚧上市缺乏市场准入制度,必然限制人工养殖市场的发展。检验检疫制度不够完善也使得非法贸易大量存在。

  目前仍缺乏有关养殖蛤蚧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研究,这使得不同地理种群的蛤蚧养殖十分混乱,甚至出现杂交现象,并对蛤蚧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保护造成了极大困难。

  蛤蚧生长缓慢,繁殖力差,每年产1次卵,每次仅产2枚,孵化后需经过3-4 年的生长期才能达到性成熟。在生长过程中,蛤蚧常出现传染病(如口腔炎症)或感染寄生虫,或因饲养不当患其它疾病。蛤蚧交配依然需要放养的环境,蛤蚧卵仍然需要在自然环境中孵化。因此,蛤蚧养殖核心技术仍然没有突破。而蛤蚧在中药材中,除了需求量大之外,每一份相关的药又必须使用一对。所以,人工繁殖没办法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更别说增加蛤蚧野生种群的数量了。

   

  图五:广西药用植物园室内放养的蛤蚧(张月云和黄勇拍摄)

  如果任由情况恶化,我们将再也看不到从石缝中探出的大脚蹼,再也听不到树林里ge koo ge koo的欢叫声。眼看着它们找不到伙伴,眼看着它们突然消失。蛤蚧的路,在哪里?

  部分参考文献:

  [1] 欧丽娜等. 具有雌激素样作用的补肾阳药对脂代谢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8):371-374.

  [2] 王荣琪等. 蛤蚜对大鼠性器官重量及生殖激素水平影响的初步观察[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1993, 18(1):19-22.

  [3] 叶云珍. 中药壁虎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 2009, 32(7):1160-1163.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40.

  [5] 张勇刚. 中药蛤蚧的临床用药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33):287-288.

  [6]张月云,李晓玲,黄勇,徐永莉,赵成坚,谷颖乐,李力.蛤蚧人工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2, 35(8):1350-1355.

  [7]李汉华等. 广西大壁虎资源及保护[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64-68.

  [8]蒋志刚等.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 500–551.

  [9]蔡波等.中国爬行纲动物分类厘定[J].生物多样性,2015,03:365-382.

  [10]Rösler H, et al. Phylogeny, taxonomy, and zoogeography of the genus Gekko Laurenti, 1768 with the revalidation of G. reevesii Gray, 1831 (Sauria: Gekkonidae) [J]. Zootaxa, 2011, 2989, 1–50.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普融合创作与传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