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褐条病的症状与防治要点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8-07-01 作者:山西农科110服务中心

  谷子褐条病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染病,在叶片或叶鞘上出现褐色小班,后扩展呈紫褐色长条班,有时与叶片等长,边缘清晰。病苗枯菱或病叶脱落,植株矮小。成株期染病,先在叶片基部中脉发病,初呈水浸状黄白色,后沿叶脉扩展上达叶尖,下至叶鞘基部形成黄褐至深褐色的长条斑,病组织质脆易折,后全叶卷曲枯死。叶鞘染病呈不规则斑块,后变黄褐,最后全部腐烂。心叶发病,不能抽出,死于叶苞内,拔出有腐臭味,用手挤压有乳白至淡黄色菌液溢出。

  防治要点:发病时,可用72%农用链霉素或20%噻菌铜悬浮剂进行叶面喷施,每7天1次,最好连防2~3次。病害较重的地块,要剥除老叶,除去无效茎以及过密和生长不良植株,通风透气,降低温度。

  编辑:李敏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 原向阳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