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科学施肥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2017-12-18

  俗话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能喝又能干”。亩产玉米500公斤以上的中高产田,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特点及示范区土壤条件需追施纯氮18~24公斤,纯磷6~8公斤,纯钾5~8公斤。追施时坚决杜绝“一炮轰”、只追氮肥的现象,要根据示范区测土化验结果实行平衡配方施肥,不仅重施氮肥,而且要配合磷钾肥和微肥,依据轻施提苗肥、早施攻杆肥、重施攻穗肥,补施攻粒肥,分次追施。采用分次追施较“一炮轰”、单施氮肥增产10%以上。重点示范区的施肥技术如下。

  1、攻杆肥在播种后25天左右,苗高一尺时,追施攻杆肥又叫拔节肥,能够促使中上部叶片增大,延长下部叶片的光合时期。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20%~30%,可亩追适合各区的“沃力”牌玉米专用BB肥30~40公斤。也可亩追尿素10~15公斤(碳铵30~40公斤),过磷酸钙20~35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硫酸锌2公斤。宽窄行播种的田块,追肥要追在窄行中间,追近不追远。2、攻穗肥播种后45天左右,株高120厘米左右,追施攻穗肥。此期正是玉米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需肥量最大。这次追肥占总追肥量的50%~60%,最好选用碳铵或尿素。亩追碳铵65~80公斤或尿素25~30公斤,追在宽行中间,追远不追近。3、攻粒肥播种后60天左右,在玉米抽丝始期,追施攻粒肥,可以预防玉米后期脱肥,但用量不能太大,只占追肥总量的10%~20%。亩追尿素6~8公斤。玉米的这三次追肥时期可以简单地记为:头遍追肥一尺高,二遍追肥正齐腰,三遍追肥出“毛毛”。另外,在玉米抽雄开花后,要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每亩用0.4~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150~200斤喷施茎叶,可以显著提高粒重。编辑:卜晓冬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推广处研究员 马宏斌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