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3).jpg

为何秋季易遭马蜂侵扰?正逢回巢季节攻击性变强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2018-10-24 作者:陈倩

  进入秋季之后,马蜂伤人事件频发,屡屡见诸报端。例如,《长江日报》就曾报道过“农妇遭马蜂蜇53下生命垂危”的新闻。那么,马蜂为何会在秋季频繁“扰民”?被马蜂蜇过后真的会有生命危险吗?秋季应如何防范马蜂侵扰?

  据《健康报》报道,秋季马蜂生长、发育、繁殖、筑巢的速度较以往加快,是回巢的季节。因此,在8月~10月马蜂进食的过程中,对人类有心无心的惊扰异常敏感,对人的攻击性也变强;加上这一时期马蜂无花可采,无蜜可酿,正是“寻衅滋事”期。

  被马蜂蜇伤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据《健康报》报道,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教授罗学宏介绍称,人被马蜂蜇伤后,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数小时至几天后会自行消失。如果身体被蜂群蜇伤多处,常出现发热、烦躁不安、昏厥等全身症状,个别严重者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马蜂蜇人致死的原因一般有两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主治医生蒋臻在接受《成都商报》采访时解释,首先是伤者本身出现过敏,这是个人体质的原因。“有的人出现过敏反应,哪怕被一只蜂蜇伤,也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喉头水肿,产生窒息,来不及做气管切开,或是过敏性休克导致血压迅速下降,致死率比较高。”蒋臻说,过敏性反应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第二种情况是群蜂蜇伤,一般是指被10只以上的蜂群攻击,大量蜂毒进入到体内后,造成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最后出现多器官衰竭而亡。

  那么,秋季马蜂汹涌,应该如何预防?遇到马蜂攻击又应该如何应对?对此,《长江日报》提出了以下建议:

  1.出游时戴好帽子、纱巾等有防护作用的衣物,遇到马蜂,不要主动招惹。

  2.马蜂喜欢花香、水果香气,出游时尽量避免化妆、喝酒等。

  3.单只马蜂在身边飞舞时不必理会,马蜂停落在身上,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4.遭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乱跑和扑打反击。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研究领域为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科学为你解疑释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