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恐龙的唯一现存近亲?始祖鸟是过渡类型?

科普中国网-科普融合创作 2016-12-15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邓锴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鸟类第一次出现在化石记录中是1.5亿年之前的事情了,有更多的证据表明它们或许早在这个记录的7,500万年之前便已经出现了,到了大约1.35亿年之前,鸟类便开始分化。它们演化成为了两个分支,一个支系就是所谓的古鸟亚纲,另一个支系就是所谓的今鸟亚纲。鸟类起源于槽齿目,槽齿目同样也是恐龙和鳄鱼的祖先。接下来,它们通常被人们誉为“荣耀的爬行动物”。相应的,它们也许起源于双足类,肉食性的恐龙,即所谓“兽脚类”,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词意思是“凶猛的脚”。的确,鸟类确实是恐龙唯一现存的近亲。许多小型恐龙(如图1)的骨头与鸟类的头骨极其相似,表明现生的鸟类应该是起源于这一类的恐龙。

  图1

  鸟类是温血动物,它们拥有最大的新陈代谢效率,以便用于支持持续的飞翔,但是却保留着爬行类的繁殖模式,即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白垩纪的一些鸟类的骨头上面有生长环,这与一些冷血的爬行动物的骨头很相似,这表明,早期的鸟类也许还未发育出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鸟类的能够维持较高的体温的能力带来了这么一个疑问:是否一些具有相似的特征的恐龙也是温血动物呢?

  始祖鸟(如图2),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古老的翅膀”,是已知最早的有化石记录的鸟,它和现在的格子一般大小,从外形上判断它明显就属于从爬行类向真正的鸟类过渡的一个中间类型。尽管如此,如现生的鸟类不太一样的是,它缺乏一个龙骨状的胸骨,而这个胸骨是供飞翔的肌肉连接的。所以,当这个化石最初被发现的时候,人们都以为这是一块恐龙化石,直到1863年从德国的巴伐利亚的一块灰岩上面发现了带有羽毛痕迹的这种动物的化石,人们才意识到,原来,它是鸟而不是恐龙。

  晚白垩纪之前,一些鸟类还保留着它们的牙齿,这大约是7,000万年前的事情,它们还保留着翅膀前边缘的爪子,这在它们爬树的时候有着帮助作用,它们爬上树之后则可以直接将它们送入天空之中。由于鸟类具有飞翔的能力,它们迅速地飞到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它们超强的适应能力使得它们完全胜过的翼龙,这也许导致了具有飞翔能力的爬行动物最终衰落。

  图2

  虽然说始祖鸟具备飞翔的各种条件,它却似乎是一个不善于飞翔的动物。只能够在短距离之内扑腾几个,与现在家养的鸟类非常的相似。它获得在空中飞行的能力,也许是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先沿着地面奔跑,跑动之时将双翼展开,然后到一定速度之后,便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距离;另一种是向上跳跃,然后是伸出其翅膀以捕捉飞过的昆虫。它们的祖先也许是在逃避敌害的之时,不断地挥舞着翅膀以增加跑动的速度,因此通过这样的不断尝试而获得了飞翔的能力。始祖鸟有爪,有牙,有一个长长的骨质的尾巴,在骨骼特征上的与一些小型的恐龙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但是缺乏中空的骨头,因此不能够有效的减轻体重,这便是它不善于飞的原因。它的羽毛是原始的鳞片往外伸长的延伸,其最初的功用,只是用于保暖。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科普融合创作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