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药物“越用越过敏”怎么办?

新华网 2017-09-04

  编者按:上周,石药师为读者介绍了孕妇在服用抗过敏药物时的相关注意事项。本周,石药师将继续为您介绍不同类型抗过敏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及出现耐药性等问题时的应对方式。

  上周我们已经介绍过,出现过敏症状时,临床上往往会选用抗过敏药物来进行治疗。抗过敏药物主要有抗组胺药物、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钙剂、免疫抑制剂、激素等,此外,一些中药如柴胡、黄连、甘草等也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

  几类抗过敏药的不良反应

  抗组胺药物是最为常用的抗过敏药物,适用于Ⅰ型过敏反应,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其镇静作用与中枢神经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服用后会出现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情况。此类药物还有抗胆碱作用,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及老年患者应当慎用。二代抗组胺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咪唑斯叮、阿斯咪唑、特非那丁等,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阿斯咪唑、特非那丁有罕见的严重心脏毒性反应,可引起致命性心率失常。三代抗组胺药物有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等,不良反应更轻,抗过敏作用更强。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又称肥大细胞稳定剂,主要有酮替芬、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此类药物毒性甚微,较为安全,但起效较慢,一般在连续服药1~2周后才会生效,故需耐心、规律地服药,不应随意间断。

  钙剂可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从而减少渗出,很好地缓解过敏症状。一般用于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免疫抑制剂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目前广泛应用于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激素类药物具有抗过敏和抗炎作用,可用于过敏反应引起的慢性皮肤炎症、慢性或中度花粉症(特别是有鼻塞者)、中度及慢性哮喘,常用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中药类制剂则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来达到抗过敏的目的。

  为何会“越用药越过敏”?

  对于过敏患者而言,抗过敏药物可谓“救命稻草”,然而有时却会出现服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未缓解,反而加重、迁延的情况。患者服用药物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时,不应私自加大剂量、延长疗程,而应当及时就医,以免因过量、长期服药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具体来说,导致“越用药越过敏”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相应的应对方式也有所不同——

  ●首先是所选用的抗过敏药物不恰当。在临床上,即使患者出现相同的过敏症状,引起过敏的原因与发病机制仍可能不同,所需药物也各异,所以应进行个体化给药。

  ●第二大原因是患者长期服用抗过敏药物而导致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出现耐药性。当最初所选的药物不合适或长期用药而产生耐药性时,应更换其他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或单种抗过敏药物无法明显改善症状时,也可考虑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并非临床首选。

  ●第三个可能的原因是患者自身对所服用的抗过敏药产生了过敏,从而加重或出现新的过敏症状。这种情况以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一代抗组胺药物最为常见,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休克。因此,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如出现病情迁延、新的过敏症状或过敏症状加重,一定要考虑到抗过敏药物引发新过敏的可能。

  对抗过敏药物过敏的患者需要立即停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恰当的药物,最好不要选用化学结构相似或同类型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

  其过敏症状也可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来加以改善。例如,对于确定了过敏原的患者,可以进行标准化脱敏治疗,即让患者不断地接触剂量、浓度由低到高的过敏原,并采用适当的给药途径如注射、舌下含服、贴剂等反复接触以提高患者对于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症状或使过敏不再发生,这种方法多应用于特定过敏原所致的Ⅰ型超敏反应。

  总结一下:在过敏发生时,应根据症状选用合适的抗过敏药物,有时也可以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加以治疗。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避免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以免产生耐药性,一般服用同种药物不宜超过1个月。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未改善或症状加重时,不宜自行加大剂量用药,事实上抗过敏药物本身可能就具备一定的致敏性,如苯海拉明可致药疹、泼尼松可致湿疹型皮炎等,此时应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或更换其他类型的药物。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新华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