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医疗保健时代已来临

从以色列医疗会展看未来医疗服务

科技日报 2017-03-23

  

  

  左:PerSys公司展出的防寒保暖急救服。

  右:IOPtima公司研发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器的青光眼治疗仪。

  本报记者 毛黎摄

  本报驻以色列记者 毛 黎

  以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为代表的革命性和融合性技术迅速涌现,它们将如何在未来10年改变人类的医疗保健和医疗实践?

  日前,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了“第四届以色列国际医疗技术和器械会展(MEDinIsrael)”,身处其中,人们不难发现,以个性化定制服务、远程医学等为特征的未来医疗服务模式,在以色列似乎已触手可及。

  新兴技术改变医疗保健

  在两场“360度医疗保健解决方案”主题大会上,美国著名科学家、奇点大学医学和神经学部门主席丹尼尔·克拉夫特博士作了题为“健康与医疗的未来:技术带领我们走向何处?”的演讲。他从内科医生、科学家和发明家的角度,向人们讲述了包括低成本个人基因组学、病例数字化、海量原数据、分子成像、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合成生物学、机器人、人工智能、3D打印和再生医学等在内的新出现的技术领域,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医疗保健,将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举办者还召开了“个性化医药和定制医疗保健”“网络医疗和数据保护”“提高大众医疗保健管理”和“独特的中以医疗保健项目模式”等多个专题分会。

  展览则分医院、网络医疗安全、医疗应用、远程医学等多个展区,约108家医疗单位或政府机构开设了展台。

  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蓬勃发展

  根据法律规定,以色列4家公立医疗保健组织(HMO)共同为全国公民提供医疗保险和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克拉利特(Clalit)是以色列最大的医疗保健组织,该组织远程医疗服务经理妮丽·阿普乐顿女士在展台前,介绍了该机构的基本情况以及为其会员提供的电子医疗项目。

  克拉利特组织相信,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电子医疗服务平台将帮助医疗机构走在医疗创新的前沿,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带来巨大的价值,吸引对电子产品把玩自如的年轻人。阿普乐顿说,克拉利特在全国共有14家医院、1400多家医疗诊所和检测中心,为440万名会员(超过全国人口的50%)提供基本、二级和三级医疗服务。

  阿普乐顿介绍说,电子医疗服务是该机构正在蓬勃发展的项目,参加的会员通过下载和运行相关手机应用程序后,便可实现个人预约、远程就医、胎儿检测、儿童智力发展等医疗服务。就诊完后,病人将收到电子医疗服务系统发出的个性化信息,内容包括病人附近药店内其所需药物的供应情况、用药需知和所患病情的相关知识。

  小公司和个人发明创新亮眼

  此外,以色列医疗水平高,离不开众多小公司和个人在医疗设备、仪器方面的发明创新,展会上不乏相应的吸引人们眼球的产品。

  例如,IVT医学有限公司展出的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opClosure)和可调节负压治疗仪(Vcare α),其发明者为以色列著名整形外科专家、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莫瑞斯·托帕兹博士。皮肤牵张闭合器能帮助伤口快速愈合,可用于从简单到复杂多种类型伤口;负压治疗仪用于保护复杂且难愈伤口免受感染,两者相结合为加快伤口愈合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特别适合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战争等造成大量人员严重受伤的情景。

  又如以色列克诺伽(Cnoga)发明的两款便携式专业医疗设备:无创多参数检测仪(MTX)和无创组合血糖仪(COG)产品,均采用了指尖毛细血管组织影像分析技术。前者让患者将手指放入仪器中,无需抽血1分钟内便可知自己的脉搏、心搏强度、血红蛋白数量、血氧饱和度等超过14种不同的生理参数。如果借助云服务,MTX能让医生更简便地获取医疗数据,做出更好的病情分析,实现真正的不间断远程监测。后者在经过前期采血校准后,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需再采血,就能让使用者随时随地检测血糖水平,了解、管理并帮助控制糖尿病病情。该设备轻巧便携,可连接电脑与网络。

  期待中以加强医卫领域合作

  我国驻以色列大使詹永新在“独特的中以医疗保健项目模式”专题分会致开幕词中表示,健康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人均预期寿命已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2016年的7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9.9/100000,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5‰。

  以色列作为创新国度,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创新久负盛名,众多生命科学领域公司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詹永新表示,“中国愿意同以色列在医疗卫生领域加强合作”。

  (科技日报特拉维夫3月21日电)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