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院士:扎根荒漠17年,用行动诠释家国使命与个人担承

科普中国网 2018-04-18

  王淦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他一生有三次与诺贝尔奖离得很近, 

  最近的那一次他选择了放弃, 

  从此化名“王京”十七年, 

  用一生中最好的年华, 

  托举起一个国家的核大国地位。 

  

  1907年5月18日,王淦昌出生在江苏省常熟县。 

  4岁时失去父亲,13岁又失去母亲, 

  在外婆的资助下才得以继续学业。 

  1925年,王淦昌考入清华大学。 

  起初他十分迷恋化学, 

  可听了叶企孙教授的普通物理课, 

  觉得物理更有意思。 

  分科考试后,他如愿以偿地进了物理系。 

  1929年夏,王淦昌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吴有训教授十分赏识他的才干, 

  留他做助教。 

  他的第一项研究是 

  “测量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 

  在1929年11月到1930年4月的半年时间里, 

  他一天不漏地认真记录实验数据, 

  并写成论文《北平上空大气层的放射性》, 

  初次展露出科研才华。 

  1931年吴有训亲自将此文译成英文, 

  以《大气中的放射性和北平气候》为题 

  发表在清华大学论文集上。 

  1930年,王淦昌考取江苏省官费留学, 

  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师从著名核物理学家迈特纳。

  

  迈特内教授被誉为“德国的居里夫人” 

  一天,王淦昌在一个报告上听到, 

  用α粒子轰击铍核会产生很强的贯穿辐射, 

  当时科学家将其解释为γ辐射。 

  王淦昌对该结论产生怀疑, 

  认为如果改用云室作探测器重复实验, 

  就有可能弄清这种贯穿辐射的性质。 

  可惜,导师迈特纳始终未能采纳王淦昌的建议。 

  两年后,英国的查德威克 

  按照王淦昌的设想进行实验, 

  证明了中子的存在,轰动全世界, 

  查德威克由此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迈特纳听说后,主动来向王淦昌道歉。 

  王淦昌说:“这不能怪您, 

  是因为我没坚持自己的想法。” 

  

  年轻时的王淦昌 

  抗战期间,王淦昌在浙大任教, 

  艰难的环境并未使他放弃科学研究, 

  1942年1月他在美国《物理学评论》上 

  发表论文《关于探测中微子的一个建议》, 

  提出了验证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 

  该论文立即引起美国物理学家阿伦的注意, 

  他按照王淦昌的建议去实验, 

  发表论文《一个中微子存在的实验证据》, 

  证实了可以探测到中微子的存在。 

  这个实验被国际物理界称为1942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并命名为“王淦昌-阿伦实验”。 

  在阿伦这一发现的基础上, 

  1953年美国科学家莱因斯探测到了中微子, 

  莱因斯因此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88岁高龄的王淦昌闻讯后平静地说: 

  “这本来就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只是当年中国正被日本侵略, 

  我的生活颠沛流离,不具备实验和研究的条件。” 

  他同时表示:“得诺贝尔奖并不太难, 

  一要选准课题,确有重大理论或实用价值; 

  二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 

  但是最重要的还必须有仪器设备。” 

  1956年,王淦昌被派至苏联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 

  1960年,他领导的研究组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这是人类通过实验发现的第一个荷电反超子,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预言,如果能够继续在该领域研究, 

  王淦昌很有可能叩开诺贝尔奖的大门。 

  然而,时代却把王淦昌的命运 

  推进了另一个轨道。 

  1961年4月3日,二机部部长刘杰、 

  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紧急约见王淦昌, 

  向他传达了中央关于研制核武器的决定, 

  请他参加领导原子弹研制工作, 

  王淦昌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我愿以身许国。” 

  从1961年到1978年, 

  王淦昌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离诺奖最近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他用他生命中本该最辉煌的17年, 

  隐姓埋名, 

  托举起一个国家的核大国地位。 

  多年后他回忆说: 

  “我认为国家的强盛才是我真正的追求, 

  那正是我报效国家的时候。” 

  由于保密的需要, 

  王淦昌改名为王京。 

  一年除夕夜,他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 

  邓稼先对他说: 

  “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言毕,两个人抱头痛哭…… 

  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为了培养爆轰实验的队伍, 

  王淦昌专门给年轻人上了一周的培训课, 

  从数学到物理再到实验分析。 

  在所有的工作都准备就绪后, 

  他们一行人来到了 

  燕山山脉古长城脚下的17号工地。 

  一座碉堡,几排简易的营房, 

  十几顶军用帐篷, 

  这就是中国第一个 

  原子弹爆轰试验场和部件研制基地。 

  最初爆轰试验用的炸药和部件, 

  全都是在帐篷里用搪瓷盆和木棍手工搅拌出来的。 

  搅拌炸药十分辛苦, 

  因为通风不好, 

  整个帐篷内都充斥着炸药粉尘, 

  古怪难闻的气味冲鼻而入, 

  而搅拌者还要坚持快速搅动。 

  50多岁的王淦昌也要争着干这个活, 

  大家看着心疼, 

  就把他推到帐篷外, 

  但只要没人注意, 

  他又会回到帐篷里。 

  王淦昌从前的研究领域是实验物理, 

  对炸药学、爆轰学、爆炸力学等不甚熟悉, 

  他就只能从头学起, 

  学会了就到17号工地给大家讲课。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一次次的实验改进后, 

  终于解决了炸药质量问题, 

  17号工地爆轰试验取得成功, 

  中国的核武器试验也拉开了序幕。 

  

  王淦昌(左一)参加会议 

  1963年,大部分科研人员 

  奔赴大西北核试验基地。 

  在离开爆轰现场那天, 

  55岁的王淦昌拔下了几根白头发, 

  放在石缝中留作纪念。 

  20年后,他因17号工地的爆轰实验 

  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青海高原, 

  王淦昌作为第一颗原子弹冷实验的总指挥, 

  大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 

  小到实验场每只雷管的安装, 

  他都亲自督阵甚至亲自动手, 

  要求大家做到“万无一失”。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 

  已57岁的王淦昌亲自坐着吊车, 

  到爆炸塔顶对装置进行验收, 

  看雷管是否插到位、探头安装是否可靠、电源是否全接通……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王淦昌随即转入氢弹的研制工作。 

  文革浩劫中,他顶住压力和委屈, 

  始终以科研为重。 

  氢弹原理实验成功后, 

  聂荣臻激动地握着王淦昌的手, 

  而王淦昌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不轻松!” 

  

  1967年12月,聂荣臻副总理(中)、王淦昌(左)和朱光亚(右)在我国西部核试验基地 

  此后,王淦昌又在技术上 

  全面领导了我国前三次地下核试验, 

  使我国用很少次数的试验, 

  就基本掌握了地下核试验测试的关键技术。 

  对王淦昌一生的成就,曾有评论说: 

  “任何人只要做出其中的任意一项, 

  就足以在中国科技发展乃至 

  世界科技发展历程中名垂青史。” 

  他领导建造了我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站, 

  使我国的宇宙线研究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 

  他独立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 

  是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为和平利用核能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领导开辟了我国氟化氪准分子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新领域; 

  1986年,王淦昌与其他科学家联名 

  向中央提出发展高技术的建议, 

  由此形成发展高新技术的“863”计划。 

  

  1989年,王淦昌(右二)在原子能院氟化氪激光装置前指导工作 

  王淦昌曾担任大学教授20年, 

  桃李满天下。 

  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是他的弟子, 

  周光召、邓稼先、于敏、陈能宽、 

  程开甲、杜祥琬、胡仁宇、胡思得、 

  唐孝威、吕敏、丁大钊、王乃彦、贺贤土 

  都曾接受王淦昌的直接指导。 

  

  1981年,王淦昌(中)在北京与工作人员讨论问题 

  王淦昌一生都不计个人得失, 

  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1947年他获得范旭东奖金, 

  把一千美元悉数分给经济上更困难的师生, 

  而对还很拮据的家, 

  却没有拿出一分钱来给予补贴。 

  1960年,王淦昌从苏联回国时, 

  把省下的14万卢布全都捐献给了 

  正遭受自然灾害的祖国。 

  1986年,王淦昌捐出4万元, 

  成立“王淦昌基础教育奖励基金会”, 

  自1986年至1999年有六百余人次获得此项奖金, 

  其中许多学生后来取得了优异成绩。 

  

  王淦昌在授课 

  1998年12月10日, 

  王淦昌与世长辞,享年91岁。 

  他以终身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在世界物理学和中国科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