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云终端:面向未来的计算架构

中国科学报 2021-05-31 作者:计红梅

  随着云计算、5G和边缘计算的发展,作为云计算和本地计算结合的“枢纽”,云终端也迎来了新的技术变化。

  市场研究公司IDC预计,到2025年,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与智能桌面虚拟化(IDV)产品的出货量累积将超过470万台,且未来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7%。其中,VDI产品出货量将保持稳定,未来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1%,而新型云终端产品代表IDV产品的增速则会达到28%。

  “整体来看,IDV会是一个更好的发展方向。”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王吉平说。

  自去年8月英特尔推出包括IDV与透明终端架构(TCI)的超能云终端解决方案以来,它已在教育、医疗、金融、制造等不同行业得到应用。王吉平认为,未来VDI、IDV和TCI三者融合将成重要发展方向。

  鱼与熊掌兼得 

  在企业IT架构管理中,流传着一个说法:“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在英特尔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业务总经理王稚聪看来,前者形象地反映了目前“以中央管控为管理架构”的企业,在进行云边部署时,所遇到的数据及时性差、部署灵活性差等问题;而后者,则充分体现了在“以PC为中心、扁平化管理”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管理质量低、数据安全存隐患等问题。如何平衡中心管理和前端执行,已成为困扰企业优化IT架构管理的难题。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云终端产品包括以VDI为代表的传统云终端以及以IDV和TCI为代表的新型云终端。

  虽然VDI可以满足快速部署、集中管理的需求,但现在很多行业面临的网络环境非常复杂,有时可能会出现断网或带宽不稳定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用VDI会影响客户的持续工作状态。

  “正是出于行业对云端提出的新需求,英特尔去年推出了超能云终端这样的解决方案。”英特尔公司物联网销售市场部中国区总监谢青山告诉《中国科学报》。在英特尔看来,超能云终端兼顾了PC和瘦客户机两种优势,通过云端管理、本地计算,兼顾用户对于性能、融合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并具备对复杂业务进行管控的能力,为不同行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提供相匹配的云端与本地算力,以满足集中管理之上的更多场景化需求,解决大规模终端环境下的用户体验与个性化办公等问题,可以横向覆盖到各个不同行业的终端上。

  以教育领域为例。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学科专用教室、办公室……智慧校园运行时,如何才能做到效率和体验双赢?蓝鸽集团副总裁江黄森的答案就是“超能云终端”。

  2013年,蓝鸽发布了第一个云网络语言实验室,应用VDI技术将原来的PC教室+语言实验室的软件进一步改造。“我们当时非常自信,认为这样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成本上还是管控方面,都可以达到用户的要求。但事实上,用户反过头来告诉我们,你们是把TCO(总拥有成本)降低了,但我的体验下降了。”

  要让新的技术适应教育的业务场景,要从奉技术为圭臬重新回到直面用户场景的方向,基于这样的经验教训,除了以VDI为代表的传统云终端,蓝鸽后来还对IDV和TCI为代表的新型云终端也都做了验证。最终,他们认为,包含了IDV和TCI的超能云终端解决方案可以让用户实现管理效率和体验的双赢、“鱼与熊掌兼得”。

  “对于超能云终端来讲,终端不是单一的终端,不是一个设备,可能未来十年之内它会是一种类别,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持续创新优化和迭代,甚至可能根据不同的场景会配置出不同的硬件。” 江黄森说。

  前景值得期待 

  联想与英特尔在超能云终端上有深入的合作。在联想商用IoT X86架构营销总监秦风雷看来,超能云终端的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面对终端日益增加的海量数据和应用需求,联想基于超能云终端IDV解决方案推出了面向行业的智能云桌面解决方案。此外,联想还将与英特尔共同打造“端—边—云”一体化协同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联想边缘计算平台方案(LECP)。LECP将结合英特尔超能云终端的优势,打通“端—边—云”链条,为行业提供云原生的超能云终端能力和智能化运维,实现从桌面到设备的能力延伸,并覆盖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分析在内的更多行业的边缘计算场景。

  作为超能云终端两个子集的技术,IDV和TCI的主要区别在于,一个有虚拟化层,另一个没有虚拟化层。IDV有虚拟化层,所以它可以利用虚拟化层对操作系统和软件进行集中管理和分发,并支持一些旧的操作系统和软件。而对于TCI来讲,它是基于非虚拟化的架构,体验完全和PC一样。

  在秦风雷看来,就使用体验而言,TCI可能会比IDV更好。

  英特尔公司市场营销集团副总裁兼中国业务总经理王稚聪介绍,发布近一年来,超能云终端取得了多项重大进展:完成了TCI两个版本的迭代,帮助蓝鸽、联想、升腾、锐捷等教育、金融多个领域的客户完成了试用和商业化部署;完成了针对IDV的基于英特尔GVT-g技术的显卡虚拟化,并将于2022年实现基于硬件的显卡虚拟化。与此同时,超能云终端还完成了TCI与IDV的管理端融合,未来还将完成二者的客户端融合,实现端到端打通,更加灵活地实现边云协同效应。

  “未来 3到5年,我们希望超能云终端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非常透明的,从云、边、端算力自动均衡,调度非常灵活,能够保持个性,同时又使得公司总部的战略和决策能够在云上非常方便地进行顶层设计和部署方案。这样的计算架构,我认为是面向未来的计算架构。” 王稚聪说。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科学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