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科普智库发展战略 助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

科普理论与实践 2020-12-01

  11月25日,中国科普研究所学术委员会(2020—2025年)第一次会议暨科普研究“十四五”发展规划研讨会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吴善超,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李正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翟杰全,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挺、副所长王京春等出席会议。

  

  会议进行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聘用仪式,并审议通过《中国科普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章程》。王挺所长作“构建学术共同体,推动国家科普智库建设”的主题发言,阐明加强学术引领、开展高质量科普研究的发展思路,提出未来加强科普智库建设、推进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设想,表达了对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期待。

  

  会上,学术委员们聚焦“科普研究‘十四五’发展规划”展开交流研讨,分享了在科学素质建设、科学教育和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思考,积极为科普所发展规划和高端科普智库建设建言献策。

  

  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吴善超介绍了科协打造高端科技创新智库的整体布局,提出强化智库、学术与科普“三轮”驱动相融互促,彰显科协智库特色,构建制度化平台,把科技工作“智者”的思想火花汇成科技共同体的智慧火炬,提升科普智库的资政高度、学术深度、覆盖广度、实践力度,助力实现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三个提高”的目标。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周程教授辨析了科学文化和科学素质建设的内涵与关系,建议中国科普研究所充分发挥平台组织机制,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团队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搭建“小核心、大外围”的智库网络体系,增强价值引领,汇聚科普领域学术共同体的资源和力量,更好为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正风教授指出,科普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尚缺乏基于实践生长起来的“真知灼见”,科普理论研究的前瞻性、系统化不够,还存在碎片化问题。需要打破既往工作模式,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进一步明确推动科普事业发展中各方角色的职责和边界。新时代下,科普实践的主体范围、科学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需加强研究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郑永和教授分析科学教育发展与科学素质建设之间的关系,指出教育系统中的科学教育与科技界的科普教育密切相关,高质量的科学教育需要教育界和科技界同向发力、共同打造,要促进教育与科普深度有机融合,构建全面系统的科学教育体系。科学实践必须把科学教育“联点成面”形成规模,才能弥补综合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短板。

  

  北京理工大学翟杰全教授从创新的视角审视科普的价值和功能,指出进入新阶段,迫切需要从创新的角度来理解科技传播、科学普及与科学素质建设,国际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技术生态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创新生态体系、科学传播普及体系和科学文化体系,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创新的角度不断发掘科普工作的新内涵。

  

  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忠和院士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后疫情时代,“直播”等新技术在科普领域的应用,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科学普及要更多地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结合,从而着力解决全国区域间科普供给的不平衡,科普研究发展要找准定位,实现理论与实践内外轮“双驱动”。面向未来的科普工作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科普事业发展全过程,突出价值引领,通过推动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国际化合作,实现科普之治,构建科普发展新格局。

  

  中国科普研究所学术委员会(2020—2025年)成立标志着科普所紧贴时代之需提升学术研究水平,为建设国家高端科普智库借助外脑做强“参谋部”,高水平学术委员会对科普所在学术发展、平台搭建、智库建设、人才培育和对外交流等方面将大有裨益,为科普研究事业创新发展助力赋能。

  (中国科普研究所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理论与实践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