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之盾成长记(二):美苏早期反导系统是怎样“炼成”的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2019-02-27 作者:岳江锋

  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岳江锋

  策划:宋雅娟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后逐渐形成两极称霸的格局,以核武器作为军事上博弈的“终极资本”,争相研发了核洲际导弹和作为导弹之盾的核战略反导系统。由于这些早期的反导系统都是采用核弹头作为杀伤装置,在自己国土上空爆炸,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终难逃被取代的命运。

  美苏谁先研制出了真正的洲际弹道导弹?

  二战后,苏联攻占了德国火箭研究基地,将所有纳粹德国情报机构没有来得及销毁的技术资料、机器设备全部带走,还俘虏了很多德国技术人员,其中就包括纳粹德国A-9/A-10洲际弹道导弹计划的全部资料和部分设计人员。这有力助推了苏联航天事业的发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早真正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

  1953年2月13日,苏联部长会议发布443-213号政府文件《1953-1955年苏联远程导弹研制决议》,文件决定在未来2~3年时间内,苏联将致力于发展射程超过8000千米的远程弹道导弹(该射程后来被界定为“洲际导弹”),开始进行课题代号分别为T-1和T-2 的洲际导弹研制工作。T-1课题为研制射程7000~8000千米的两级弹道导弹,T-2课题则为研制洲际巡航导弹。

  1954年1月,苏联决定将洲际导弹研制型号定为P-7(北约代号SS-6“警棍”)。1956年8月21日,在苏联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进行的P-7洲际导弹试验终于成功,弹头质量模型飞完了5600千米航程,到达堪察加靶场。P-7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试验成功的洲际导弹。在这场以洲际弹道导弹与卫星为后盾的美苏空间争夺战中,苏联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步伐也很快跟了上来,1959年研制成功“宇宙神”洲际导弹。

  苏联最早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啥模样?

  1960年1月,P-7导弹开始战斗执勤,同年11月20日正式装备部队。P-7导弹最大射程8000千米,核装药威力达300~500万吨TNT当量,导弹在注满推进剂情况下可以保存30天,发射准备时间12小时。这型导弹仅仅生产了4枚,目标分别指向了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和洛杉矶,之后在1968 年退役。

  P-7的总设计师是苏联导弹科学家科罗廖夫。该导弹是两级结构,由一个配置在中央的较长芯级和4个配置在其四周的较短助推器并联而成。采用这种结构形式既可以避开第二级发动机高空点火的困难,又可降低火箭的总高度,从而可减少风荷载对火箭的影响。

  P-7导弹第二级长28米,最大直径2.95米,向下逐渐收缩,到尾段处直径为2.2米。助推器全长19米,最大直径3米,呈圆锥形,每个助推器底部装有一个翼展约0.9米的稳定底翼,用以改善火箭的操纵性能。助推器和芯级都是独立的系统,各有自己的推进剂贮箱和发动机,彼此之间没有液压和气管路连接,只保持电路连接。

  P-7导弹的两级发动机均采用格鲁什科主持设计的液氧和煤油发动机。芯级装有一台RD-108发动机,地面推力76吨,真空推力93吨,比冲315秒。由于这种发动机安装的推进剂贮箱很大,因此工作时间也长得多,达300秒以上。四个助推器各装一台RD-107发动机,地面推力为83.7吨,真空推力102吨,比冲314秒。

  这两种发动机均于1954年开始设计,都采用四燃烧室布局,性能和结构也很相似,所采用的基本部件均相同。为使火箭在飞行中保持稳定并进行姿态控制,助推器四个主燃烧室附近装有2个小型游动发动机,可以作±45度摇动,以提供火箭的控制力。在发动机喷管垂直的情况下,每台助推器所产生的推力有10%是由游动发动机提供的。第二级在四个主燃烧室周围装有4个小型游动发动机,提供姿态控制力,也可以作±45度的摆动。

  

  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台上的P-7导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苏起初用什么来反击核导弹?

  自从有了洲际导弹,美苏就开始想着尽快研制出“导弹克星”。但由于洲际导弹速度快(最大飞行速度可达7千米/秒以上),雷达散射界面小,跟踪捕获难度大,拦截起来绝非易事。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苏都选择了“用核弹反核弹”的方法来拦截洲际导弹。

  根据核物理学,核武器爆炸对人员和物体造成杀伤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它们在核爆炸总能量中所占的份额,取决于核武器的类型和爆点的环境条件。通常原子弹空中爆炸时,冲击波约占总能量的50%,光辐射约占35%,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污染约占10%。

  氢弹(又叫“热核弹头”)空中爆炸时,冲击波与光辐射的总份额有所增加,而放射性沾染的份额则减少,增减额随聚变-裂变比的不同而不同。增强某种效应的核武器,该种杀伤破坏因素的份额就大大增高。无论哪种核武器爆炸,电磁脉冲的能量份额都很小,但对电子和电气设备等目标的破坏作用却很大。

  苏联1961年研发出了A-35“橡皮套鞋”(Galosh)反弹道导弹系统。这种系统装备了两种导弹:一种是代号为53T6的高超音速大气层内拦截导弹,另一种是代号为51T6的大气层外拦截导弹,分别携带了300-500万吨当量的AA-84热核弹头,利用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电磁脉冲,瘫痪并摧毁来袭的敌方核导弹。

  同一时期的美国采取的是改型方案,即在“奈基”防空导弹系统的基础上,升级为威力和射程都更大的“奈基-宙斯”系统,新系统的战斗部最初采用500千克T-45高爆弹头。后来,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奈基-宙斯A”、“奈基-宙斯B”等系统,战斗部为当量为500万吨的W71热核弹头。1959年8月,“奈基-宙斯”系统首次试射。

  美苏的这种核反导系统最大缺点是对己方的无防护人员杀伤力巨大,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一种的无奈手段,但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反洲际弹道导弹的先河。

  

  苏联的“橡皮套鞋”导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陆军的“奈基-宙斯”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划重点

  核武器及核反导系统的毁伤原理

  核武器爆炸对人员和物体造成杀伤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不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电磁脉冲的能量份额都很小,但对电子和电气设备等目标的破坏作用却很大。早期的核反导系统就是利用核弹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电磁脉冲,瘫痪并摧毁来袭的敌方核导弹。这种核反导系统对己方的无防护人员杀伤力巨大,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一种的无奈手段,但他们开启了人类历史上反洲际弹道导弹的先河。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