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安.jpg

杨国安:拳拳爱国心 铮铮科研人

科技日报 2017-03-01

  ■聚 焦

  众所周知,人们从外界环境获取的信息中,80%来自于视觉,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现在的计算机虽然能够进行复杂的计算和逻辑判断,但它很难去“感受”外界的信息。从计算机诞生以来,人们就一直试图寻求一种方法,使计算机能够“感知”外界的信息,并能对感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计算机视觉。正因为如此,计算机视觉被称为自动化的眼睛,在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及国防建设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人工智能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尽管用计算机来逐步地、更好地实现人类视觉功能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然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这一过程有多少困难,道路多么曲折和起伏,科学研究总是“深山不绝行路客,恶水仍有摆渡人”。其中络绎不绝的来自各方面的科学研究者迎着荆棘丛生的道路,不畏步履艰难,不断把这门学科推向前进,杨国安就是深耕其中的一位。

  心念桑梓地 为报故乡情

  爱国,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也许有人认为,只有像那些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们才算是真正的爱国。其实不然,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海外学子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国之情,如杨国安,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89年9月至2001年5月,杨国安在日本留学并在Hertz公司东京研发本部从事电子与无线通讯领域的研究工作十二年。2001年5月,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和习惯的城市,拒绝公司的多次挽留,举家归国,作为国外引进人才在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任教,从此投入到了国家建设大军之中。

  回国之后,杨国安便加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郑南宁院士的学术团队,为中国计算机视觉事业贡献着力量,并接连参加完成了几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智能化视觉信息处理理论与实现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效可伸缩视频编解码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973计划”项目“视觉信息环境感知与识别关键技术”“863计划”项目“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JPEG2000图像处理及场景数据实时传输”、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数字媒体内容互通共用关键技术”等。

  突破中创新 联合中攻关

  迄今,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研究领域,杨国安已经耕耘了15个春秋,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编码,基于多尺度几何分析的图像稀疏表示,基于压缩感知的图像恢复,视觉纹理表示与快速检测等研究方向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杨国安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多格式数字视频转码结构设计方法”的正式授权,该项专利不仅改善了像素域级联转码器的转码效率,也增强了视频转码后的质量,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在西安交通大学多年的研究积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多年的不懈探索,杨国安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启动了“基于生物视觉稀疏编码特性和显著性特征的多尺度几何分析纹理模型研究”项目。对视觉信息的图像边缘纹理的数学建模和快速编码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核心关键技术,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将为计算机视觉研究提供一个开创性的解决方案。因此,他提出了基于生物视觉信息的多尺度几何分析纹理模型方案,该项目着眼于进一步将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分析相结合,力图开发出更为先进的新型多尺度几何分析图像模型。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要不断接触新事物,提高对新技术、新思路的敏感性。”杨国安表示,这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而要“联合”,就是不能闭门造车,一直以来,杨国安放眼看世界,长期与大阪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东京首都大学和德岛大学保持着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并于2016年2月培养出交通大学历史上第一位日本博士留学生。

  “我始终希望咱们中国在最前沿的计算机视觉科技领域,能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具有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强国。数十年来,我一直希望看到这样一个局面。”对于杨国安来说,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就如同广袤的原野,在这里他无悔地深耕、守望、憧憬、希冀。(刘静)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技日报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