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创意-197668774580846608.jpg

揭秘ICU:被送入ICU的患者如何解决“二便”问题?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9-05-28 作者:佟琳

  当家属在探视ICU病人时,有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医生,患者进入ICU后,如厕问题该怎么解决?”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患者在ICU中的这一问题。

  对此,ICU医务人员通常给予的回答是:“在入科抢救时,我们已为病人留置了尿管,所以目前暂时不用担心其排小便的问题。”同时,医务人员也会向清醒的患者解释道:“现在您的病情还需要留置尿管,有创操作会对尿路造成刺激,所以总会产生想去卫生间的感觉,但不用担心会弄脏病床,正常排尿即可。”

  那么,到底为什么不能安排重症患者在卫生间如厕呢?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此时,患者病情仍处于病危阶段,随时存在自身疾病突发恶化的风险,患者进入卫生间不利于风险的管控和预防;

  2.患者此时的病情可能明显改善,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卧床和积极抢救,存在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晕厥的风险,从而易引发新的、不可预料的并发症。

  虽然救治过程中往往无法安排重症患者进入卫生间如厕,但在ICU日常监护和抢救工作中,患者24小时的出入量是每天重点评估的内容之一,这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该重症病人泌尿、消化、循环、凝血等系统功能的重要信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其中,24小时的出量主要是由大、小便量组成,由于病情救治的需要,ICU中绝大部分患者是必须留置尿管的,同时,护士对尿量、尿液性状的监测往往也是每小时必须进行的。因病情危重,ICU也无法像普通病房一样可以安排患者自行前往卫生间排大便,因此关于这部分的计量和性状的观察,往往是采用患者卧床排便的方式,排便后由ICU护士完成床边擦浴,并对被污染的护理垫进行称量、计算后得出。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一名意识清晰的重症患者,采用以上方式进行排便的确较为不习惯。因此,往往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医生都会及时、尽快地拔除尿管,并为其安排在病床上使用尿壶、便盆等方式解决患者的如厕问题,从而尽量减少患者由此所承受的不适及对心理的影响。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佟琳

  作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佟琳

  审核: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双苗、副主任医师林颢、副主任医师陈欣欣

  学术支持: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义工“幸福银行”医普惠明工作室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