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g(11).jpg

“肠中风”易盯上老年人 学会科学防治很重要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2018-06-28

  听说过脑中风,你知道肠子也会中风吗?一般我们提到的大部分都是脑中风,可是中风不仅会发生在心脏及脑血管,我们的肠子也有可能会中风。那么“肠中风”是怎么回事?它有什么症状?哪些人容易得肠中风?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什么是肠中风?据《长江日报》报道,肠中风是由于结肠壁血液供应不足或回流受阻,从而引发的缺血性损害。长期痔疮、息肉、甚至肠肿瘤便血的患者,肠壁黏膜变薄,这会使肠道黏膜发生“营养障碍”,从而易引发肠道中风。因此,发现腹痛、腹泻、便血、肛门不适等症状应提高警惕。

  肠中风有什么症状呢?据《扬子晚报》报道,肠中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剧烈性腹部绞痛和便血,与腹部体征不相称。肠中风发生时,病人腹部急性剧痛,就好像肚子被手紧紧抓住一样,并排出鲜红色粪便。这种现象有时可以自行缓解,但又会反复发作,特别是有明显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由于突发腹腔动脉、尤其是肠系膜动脉痉挛,甚或血栓形成,使小肠、结肠的血液和氧供应严重不足或中断,如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急性肠坏死,患者出现休克状态。因此,出现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哪些人容易得肠中风呢?据《太原晚报》报道,血管病变是肠中风发病的元凶。被肠中风盯上的多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此外,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外伤骨折、长期卧床的病人也要警惕肠中风。据中国江苏网报道,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下肢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脾脏切除后长期禁食的患者也是高危人群。专家提醒,此类人一旦发生腹痛,且医生不能明确诊断,疼痛不能缓解时,就要高度怀疑是肠中风的可能。

  如何预防肠中风呢?和脑中风、眼中风等动脉栓塞一样,肠中风也要早发现、早治疗。据《杭州日报》报道,控制动脉硬化很重要,如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戒烟少酒,控制体重,不暴饮暴食,进行适度体力活动,保持情绪开朗,从而尽可能减少发病诱因。此外,据《解放日报》报道,要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房颤等,这些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肠中风的最危险因素。这些慢性病都需要长期坚持治疗,经常检查血脂、血液流变等指标。再者,要防治便秘。便秘、咳嗽时会导致腹压增加,有可能引发血栓脱落堵塞血管,形成肠中风。因此,建议老年人便秘时不要过度用力解便,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类的食物,或香蕉、猕猴桃等水果。平时要忌烟酒及冷硬食物,糯米等黏性高、稠度大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郑渊)

  本文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八一大楼门诊部主任彭国球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领域:健康养生类、临床医学类、心理医学类)

责任编辑:王超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乐享健康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