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1.jpg

《诗词大会》中存在的动物是别有用心?你体会到了吗?(大雁篇)

科学动物园 2017-10-24

  诗词大会落幕后,你还停留在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00后武亦姝、温文尔雅给观众送文化鸡汤的董卿身上吗?作为动物科普小编,我带大家来领略一下诗词背后小动物们的魅力吧。

  

  大会中来自陕西小学语文老师刘泽宇,相信很多人对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坚持答题的这一刻,就算已取得胜利也要坚持到底来证明自己!而他的下一题“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完全回应了他的表现!而这道题所表达的动物也正是我们熟悉的“大雁”。

  

  专家蒙曼对此的解读:“苏轼是一个有情怀的文人,他‘拣尽寒枝不肯栖’,文人也在找明主,但明主又不易遇,就算在渴望落下,人生有一些底线,有一些原则是不可突破的,这是苏轼这首词里,非常伟大的一点,他的词里有非常婉约的东西,而这些婉约词里仍然有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很伟大的精神!”

  

  中枪了还能这么自然...这精神力不一般啊

  董卿也说道:“‘拣尽寒枝不肯栖’一方面是没有栖身之处,但更多是‘良禽择木而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些都是在指向大雁,而大雁带给我们的这种力量与精神,让我们也学会很多人生哲理!

  在古人的眼里,大雁是怎样的象征?

  

  古时候有“鸿雁传书”的典故,因此“雁”被作为故人来信,或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大雁南飞是古人想借此寄托思乡思亲的情感,在宋末元初的一些诗词中,大雁也会被作为对故国的怀念;大雁还是青春的象征,预示着年华流逝,或是人生苦短的意象,也有追逐年华而不可得的意思;古人认为大雁一生只有一个配偶,因此大雁有作为爱情的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雁”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意蕴:有着按时迁徙、飞行有序、一生一偶的生活习性,大雁被赋予了忠贞守信的文化意蕴,也因此成为了一种标志性礼品。《仪礼》记载,雁是古代男子结婚必不可少的象征性礼物,纳采、纳吉、请期,都离不开雁。

  冬天的大雁为什么要往南飞?单单只是因为怕冷?

  

  整理好服装准备过冬去喽!

  临近冬季时,天空中就会有成群的大雁划过,奔向南方的天空。到了春季又见它们成群结队的飞回来。大雁每年这么折腾的南北迁移,到底是为了什么?

  根据相关生物书籍的描述,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它们喜欢群居,常常在水边安营扎寨。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门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

  

  这就是招惹大雁的下场,看着都觉得疼

  关于大雁为什么要南飞的原因,专家们有两种解释:

  一、大雁的故乡是北方,大约在300万年以前,地球突然变冷,处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北方天寒地冻,鸟类寻找食物困难,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飞到温暖的南方去过冬。后来冰川解冻,天气转暖,它们又回到故乡生儿育女。天长地久就形成了每年春季必定飞回北方,到秋季又向南方飞去。

  

  飞行途中也不忘给你们来个微笑

  二、南方是鸟的故乡。最初鸟类的种类、数量都不多,后因为居住有限,变开始扩大生活区域,在南北方来回生活。后逐渐成为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大部分的研究专家认为第一种解释比较可靠。

  大雁为什么摆“人”字组队飞行?

  

  过马路有必要这样吗?司机同志都快上火了!

  提到大雁,最能想到的疑问必然是:大雁南飞为啥非要排成“人”字形或者“一”字形,而不是N形和B形,或者其他更具想象力的阵型呢?

  

  大雁飞行的路程很长,它们除了靠扇动翅膀飞行之外,也常利用上升气流在天空中滑翔,使翅膀得到间断性的休息,来节省体力。当雁群飞行时,前面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膀尖上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后边的雁为了利用这股气流,就紧跟在前雁膀尖的后面飞,这样一个跟着一个,就排成了整齐队伍。

  ▼住在河狸家屋顶上的大雁

  Ps:雁的寓意这么多,看看诗人怎么用!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霜月》李商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李清照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瑶瑟怨》温庭筠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闺怨》沈如筠

  编辑:神秘园长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由中国动物学会研究员,教授黄乘明进行科学性把关

责任编辑:李阳阳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学动物园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