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怎样感知外面的世界的?

科普中国 2018-02-27

     

  作者:陈雄

  1988年2月27日,我国第一台能步行的机器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那么,机器人是怎样感知外面的世界、然后行走的呢?

  人类能够感觉并认识外部世界,是因为我们有眼睛、鼻子、耳朵、舌头等感觉器官,可以通过它们接收来自外界的各类信息。这些感觉器官使得我们具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等不同的外部感觉。那么,机器人是否也能“感觉”这个世界呢?

  机器人也是可以“感觉”外部世界的,而且“感觉”是机器人必不可少的能力。机器人身上携带的各种传感器就相当于人的眼睛和耳朵等器官,机器人可以通过传感器接收周围环境的信息。例如,雷达传感器可以将一个物体的运动速度、静止距离、所处角度等转化成电信号传递给机器人,从而使机器人了解到这个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趋势。机器人还可以用话筒和摄像头接收声音和图像数据,再用机器人“大脑”中的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进而提取出这些声音和图像中的信息。通过这一系列动作,机器人就能“听到”“看到”外界的情况了。

  机器人能品尝酸甜苦辣吗?答案同样是肯定的。人类有味觉,舌头是人的味觉器官,舌面上的味蕾是“探测”味觉的尖兵。味蕾接触到食物后,立即将味感刺激传递给味觉神经,再输入大脑的味觉中枢,使人们领略到食物的滋味。机器人的“味蕾”就是它的味觉传感器。味觉传感器是对各种物质敏感并能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仪器。机器人通过“大脑”对这些电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判定出物体的味道了。

  当然,这种判定标准是人类给机器人“大脑”设定好的。没有人类的操控,机器人是难以感知这个世界的。

  关键词:机器人 机器人大脑

版权所有少年儿童出版社,鼓励任何不用于商业性质的传播 

责任编辑:杨茗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