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主办
登录
下载APP
帮助
客服中心
普通用户
科普员
科普号
管理员
首页
前沿
健康
百科
军事
科幻
安全
人物
智农
专区
资源服务
北京科技报社
2
关注
3.45 万
粉丝
简介:爱科学 懂科技 有未来,北京科技报出品
文章
视频
搜索
取消
评论 | 16年“连载”800期,科普需要这样的持之以恒
“首都科学讲堂”近日迎来了第800期特别活动。科技创新和科普都不是只看眼前,而是需要长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宏伟事业。
首都科学讲堂
科普讲座
2023-06-02
2023年5月“科学”流言榜:“封口贴”能治口呼吸?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2023年5月“科学”流言榜揭晓!封口贴能治口呼吸?非承重墙可以随意拆改?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真相>>
症状
流言榜
问题
床垫
2023-06-01
航天员戴着眼镜上太空,到底为什么行?
在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的新闻中,最不同寻常的就是桂海潮的眼镜。航天员为什么可以戴眼镜?现在近视眼也可以上太空了?
航天员
2023-05-31
2023年5月“科学”流言榜:封口贴能治口呼吸?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2023年5月“科学”流言榜揭晓!封口贴能治口呼吸?非承重墙可以随意拆改?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真相>>
2023-05-31
接个微信视频被骗430万,网络安全专家教你火眼金睛识别“AI假脸”bug→
有人10分钟被骗430万,#AI诈骗正在爆发#冲上微博热搜。AI诈骗常用手法有哪些?如何一秒识别“AI假脸”?一起来看防范小妙招>>
AI诈骗
2023-05-24
评论 | 宽容失败的体系性氛围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助力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失败”难以避免。要打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宽容失败,鼓励从头再来”的社会氛围十分重要。
科技创新
宽容失败
2023-05-19
英国诞生首批“三亲婴儿”,一个宝宝哪来俩“亲妈”?
英国首批体内含有三人DNA信息的“三亲婴儿”已经诞生。从基因上讲,三亲婴儿会有一个父亲和两个母亲。三亲婴儿是如何诞生的?一个宝宝哪来俩“亲妈”?他们和普通的宝宝有何不同?
细胞
线粒体
三亲婴儿
2023-05-19
过于先进无法展示!备受关注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到底是啥?
“可重复”是降低航天发射成本的重要途径,相关技术经历过漫长的探索。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或许能见证冲向宇宙的中国空天飞机。
重复利用
航空航天
航天器
2023-05-17
寻根访祖“北京人”,2023房山科学小记者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5月14日,2023年“科学小记者+探秘房山”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南尚乐中心小学的25名科学小记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房山小记者
2023-05-16
首个人类便便制成的口服药上市,粪便胶囊如何取之于肠用之于肠?
近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生物制药公司赛里斯治疗(Seres Therapeutics)生产的口服粪便微生物区系产品上市。
粪便胶囊
2023-05-12
评论 | 16年“连载”800期,科普需要这样的持之以恒
北京科技报社
2023年5月“科学”流言榜:“封口贴”能治口呼吸?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北京科技报社
航天员戴着眼镜上太空,到底为什么行?
北京科技报社
2023年5月“科学”流言榜:封口贴能治口呼吸?人最多感染8次新冠?
北京科技报社
接个微信视频被骗430万,网络安全专家教你火眼金睛识别“AI假脸”bug→
北京科技报社
评论 | 宽容失败的体系性氛围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助力
北京科技报社
英国诞生首批“三亲婴儿”,一个宝宝哪来俩“亲妈”?
北京科技报社
过于先进无法展示!备受关注的“可重复使用航天器”到底是啥?
北京科技报社
寻根访祖“北京人”,2023房山科学小记者走进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北京科技报社
首个人类便便制成的口服药上市,粪便胶囊如何取之于肠用之于肠?
北京科技报社
1
2
3
4
...
131
下一页
尾页
共131页
扫码下载APP
扫码下载科普中国APP
开启您的智慧生活
关闭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贤纳士
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423号
京ICP备160162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