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0

关注

7707

粉丝

简介:聚焦重大科技成果 展现最新应用与发展 挖掘成果背后的科技力量
搜索
取消
吉林大学在侏罗纪早期恐龙牙齿演化研究上取得新发现 蜥脚类恐龙由于体积庞大需要大量进食,牙齿会被严重磨损,因此需要具有快速而高效的牙齿替换机制来支撑其生存。
化石 牙齿 恐龙
2020-05-11
如何吃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 科学的答案来了 通过标定一只螃蟹中的Sr同位素含量,就能准确鉴别出这只蟹是否为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
螃蟹 阳澄湖
2020-05-11
当心,消毒不当可能诱发哮喘 哮喘患者多数都属于过敏体质,他们对环境中某些特定的过敏原产生超敏反应,有时就表现为哮喘的急性发作。
消毒 过敏 哮喘
2020-05-09
中国学者找到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新方案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其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但相关治疗方案的利弊在国际上一直存在争论。
中风 卒中
2020-05-08
微生物可在纯氢气环境生存 我们地球的大气中,氢气含量微乎其微,但许多质量大于地球的岩质系外行星,其大气中保持大量的氢气。
微生物 氢气
2020-05-07
火星上可能曾有条流淌十万年的河 尽管现在的火星是一片沙土的星球,看似没有任何生机,但从火星表面图像我们知道,火星上也曾湖泊纵横,有大量流动的水。
火星
2020-05-07
靠“脑补” AI将卫星“废片”变成高分辨率地图资源 卫星虽被形象地称为“天眼”,事实上卫星数据的应用,却难以做到“尽收尽用”。
卫星 地图
2020-05-06
我研制出轻质高强韧纳米纤维素仿生结构材料 2020-05-06 12:06:46 来源: 科技日报 这种新型全生物质仿生结构材料有望替代现有的工程塑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材料 纳米
2020-05-06
关注强直性脊柱炎:“竹竿病”到底有多凶险? 脊柱就好比是人体的“承重墙”,重要程度可想而知。可偏偏有一种疾病让这堵“墙”面临“变形”风险,它就是强直性脊柱炎。
神经 脊柱
2020-05-05
共餐分取 引领风尚 饮食文化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生活习俗的一种体现。虽然千百年来,人们的就餐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中,但一种新习惯的养成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
饮食 分餐
2020-05-03
吉林大学在侏罗纪早期恐龙牙齿演化研究上取得新发现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如何吃到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 科学的答案来了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当心,消毒不当可能诱发哮喘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中国学者找到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新方案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微生物可在纯氢气环境生存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火星上可能曾有条流淌十万年的河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靠“脑补” AI将卫星“废片”变成高分辨率地图资源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我研制出轻质高强韧纳米纤维素仿生结构材料 2020-05-06 12:06:46 来源: 科技日报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关注强直性脊柱炎:“竹竿病”到底有多凶险?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
共餐分取 引领风尚 科普中国-重大科技成果解读